宝宝流鼻涕是怎么回事?

男:2岁

4489人浏览2019-08-29 12:52:47

病情描述

医生你好!我家宝宝两岁了,较近这一个月一直在流鼻涕,一直都没好。请问宝宝流鼻涕是怎么回事?

黄文渊
黄文渊 主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儿科综合 免费提问

病情分析:如果想要治好宝宝流鼻涕的症状,需要查明流鼻涕的原因后对症治疗。家长要注意观察一下宝宝具体的症状,如果是大量的清鼻涕,有反复打喷嚏的症状,考虑与过敏性的鼻炎有关。如果伴随鼻塞,头疼,黄脓涕的症状,应该是鼻窦炎引起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完善相关检查,针对性治疗。

相关问答

  • Q儿童牙床上长白色脓包,是怎么引起的

    A  儿童牙床上长白色脓包,可能是由根尖周炎、牙周脓肿、萌出囊肿、疱疹性口炎、手足口病等因素引起。   1.根尖周炎:多因龋齿未及时治疗,细菌感染牙髓,进而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引发炎症。炎症产生的分泌物无法排出,就会在牙床上形成白色脓包。治疗时,通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再进行填充。常用药物有甲硝唑、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需遵医嘱使用。   2.牙周脓肿:儿童口腔卫生不佳,牙菌斑、牙结石堆积,会导致牙周组织感染,形成脓肿。表现为牙床上的白色脓包,伴有牙龈红肿、疼痛。治疗可专业行局部冲洗,清除异物和细菌,再配合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3.萌出囊肿:在乳牙或恒牙萌出过程中,覆盖牙的黏膜下形成的囊肿。一般表现为牙床上的白色或淡蓝色肿物,类似脓包。多数情况下,萌出囊肿可自行吸收。若囊肿较大影响牙齿萌出,可能需要手术切开引流。   4.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口腔黏膜会出现成簇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可形成溃疡,周围有红晕,有时也会表现为牙床上的白色脓包样病变。治疗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遵医嘱用药。   5.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除了手、足、臀部出现皮疹外,口腔黏膜也会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部分患儿牙床上会出现类似白色脓包的表现。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发热时可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同时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用药需遵医嘱。   儿童牙床上长白色脓包的原因多样,家长发现后不要惊慌,应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若脓包持续不消退、伴有发热、疼痛加剧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或小儿科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同时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4-07
  • Q儿童近视如何矫正

    A  解决儿童近视难题,从正确的视力矫正开始,可通过佩戴框架眼镜、佩戴角膜塑形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增加户外活动、改善用眼习惯等方式来实现。   1.佩戴框架眼镜:这是常见的视力矫正方法。框架眼镜的光学中心与瞳孔相对应,能使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视力。其具有佩戴方便、价格多样、适应人群广泛等优点。对于儿童而言,可选择材质较轻、安全不易碎的镜片和镜架,以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佩戴角膜塑形镜:它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通常在晚上睡觉时佩戴。通过镜片对角膜的物理性塑形作用,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暂时矫正近视度数。白天不戴眼镜也能有清晰的视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近视的进展速度。但佩戴时需要注意卫生,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   3.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以通过放松睫状肌、抑制眼球的异常增长来控制近视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其在儿童近视防控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不过,使用该药物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副作用,如瞳孔散大、畏光、视近模糊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以让儿童接触自然光线,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从而抑制眼轴的增长,预防和控制近视。建议儿童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选择散步、打球、跑步等运动方式。   5.改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用眼,每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远望或闭目养神;同时,要注意用眼环境的光线,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对眼睛造成伤害。   儿童近视问题日益严峻,正确的视力矫正对于解决这一难题至关重要。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增加户外活动以及改善用眼习惯等多种方式综合干预,可以有效矫正儿童视力,控制近视的发展。家长和老师应关注儿童的视力健康,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并定期带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如果发现儿童视力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采取科学的矫正方法。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4-03
  • Q婴儿耳朵里有黄的结痂是怎么回事?

    A  婴儿耳朵里有黄的结痂,可能是耵聍、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中耳炎、油性耵聍等因素导致。   1.耵聍:耵聍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产生的物质,正常情况下耵聍可呈淡黄色、薄片状。当耵聍积聚较多时,可能形成黄的结痂。一般少量的耵聍可自行排出,无需特殊处理。   2.外耳道湿疹: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病因可能与食物过敏、接触过敏原等有关。患外耳道湿疹时,婴儿外耳道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水疱破裂后会有黄色液体渗出,干燥后形成黄痂。常伴有瘙痒,婴儿可能会表现出抓耳等动作。   3.外耳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婴儿在洗澡、游泳时耳朵进水,未及时清理,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外耳道炎。炎症刺激可导致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有分泌物渗出,形成黄色结痂。患儿可能会有耳部疼痛,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等。   4.中耳炎:通常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所致,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炎症。中耳炎会导致中耳内有积液,积液可能通过鼓膜穿孔处流至外耳道,形成黄色结痂。除了耳部症状,婴儿还可能伴有发热、听力下降等表现。   5.油性耵聍:部分婴儿耵聍腺分泌旺盛,耵聍呈油性,容易积聚在外耳道内,形成黄色的结痂。油性耵聍一般质地较黏稠,不易自行排出。   当发现婴儿耳朵里有黄的结痂时,家长要仔细观察婴儿的症状。如果只是少量耵聍,可先观察。若伴有瘙痒、疼痛、发热、听力下降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婴儿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或小儿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治疗方面,对于外耳道湿疹,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总之,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婴儿尽快恢复健康。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3-12
  • Q孩子鼻甲肿大能否自愈?

    A孩子鼻甲肿大能否自愈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病因、病情程度、身体免疫力、生活环境、治疗干预等。 1.病因:如果是由普通感冒引起的鼻甲肿大,随着感冒的痊愈,鼻腔黏膜的炎症逐渐消退,鼻甲肿大有可能自愈。因为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导致,具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可恢复,炎症消除后鼻甲也会恢复正常大小。但若是由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引起,自愈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过敏性鼻炎是机体对过敏原产生的免疫反应,只要接触过敏原,就会反复引发鼻腔黏膜的炎症,导致鼻甲持续肿大;鼻窦炎则是鼻窦的化脓性炎症,炎症较为顽固,若不进行治疗,很难自行恢复。 2.病情程度:轻度的鼻甲肿大,鼻腔黏膜充血、水肿的程度较轻,在去除诱发因素后,有可能自行恢复。例如,因轻微的环境刺激引起的鼻甲短暂性肿大,当刺激因素消失后,鼻甲可能会逐渐消肿。而重度的鼻甲肿大,鼻腔黏膜已经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病理改变,如黏膜肥厚、增生等,这种情况下自愈的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借助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 3.身体免疫力:孩子身体免疫力较强时,对于一些轻微的鼻腔炎症有较好的抵抗和修复能力,有助于鼻甲肿大的自愈。免疫力强的孩子能够更快地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减轻炎症反应。相反,免疫力较弱的孩子,容易反复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导致鼻腔炎症迁延不愈,鼻甲肿大也难以自愈。 4.生活环境:生活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湿润,没有过多的粉尘、烟雾、化学物质等刺激,有利于鼻腔黏膜的恢复,增加鼻甲肿大自愈的几率。相反,如果孩子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干燥、寒冷的环境中,鼻腔黏膜会持续受到刺激,加重炎症反应,不利于鼻甲肿大的自愈。 5.治疗干预:在孩子出现鼻甲肿大后,如果及时采取了正确的护理措施,如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湿润,有助于减轻鼻腔炎症,促进鼻甲消肿。但如果不进行任何治疗干预,任由病情发展,一些原本有可能自愈的情况也可能会恶化,导致鼻甲肿大难以自愈。此外,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等,也可以有效控制鼻腔炎症,促进鼻甲恢复正常大小。但药物的使用必须遵医嘱。 孩子鼻甲肿大能否自愈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病情较轻、由普通病因引起且孩子身体状况较好、生活环境适宜的情况,有自愈的可能。但如果病情较重、病因复杂,往往需要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当孩子出现鼻甲肿大的情况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就诊,以便明确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3-05
  • 疝气怎么办?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44
    12833次播放

    尿床的原因有哪些?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44
    16291次播放

    孩子尿床怎么办?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55
    17669次播放
  • 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

    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位于欧亚大陆的国家,近年来因为其开放的助孕而备受瞩目。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妇都前往哈萨克斯坦进行助孕治疗,但是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到底有多高呢?本文将为大家揭秘哈萨克斯坦助孕的真相。...

    文章9331浏览

  • 住院时注意事项攻略_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住院时注意事项攻略_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每天从安徽省各地而来的就诊患者有很多,省立医院南区周边的街道还是比较拥堵的情况,尤其是就诊时间高峰期的时候。所以患者在前来就诊的时候要注意预留时间,以免错过挂号的时间。生病住院是很常见的事情,生活中大家对住院时的一些问题不是很了解,针对住院时要注意的几点,...

    文章10919浏览

  • 看病注意事项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看病注意事项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坐落于专业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说到就医的问题,大家会想要就医难,就医贵等情况,尤其是到公立的医院都是人满为患的现象。其实,想要好好的看病解决问题,应该了解下看病的注意事项,下面就和大家说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看病注意事项。...

    文章11581浏览

  • 线下挂号攻略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线下挂号攻略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坐落于专业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遵循“仁爱、济世、良医、康民”的办院宗旨,狠抓医疗质量和安全,注重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在就医上问题上对广大的患者来说,对健康问题改善和治疗有很大的方便和技术。大家都知道去大医院就医是一件难事,首先就是挂号需要注意的...

    文章10565浏览

  •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文章10858浏览

  • Q有梅毒怀孕了怎么办

    A  如果在孕期发现感染梅毒,应立即采取规范治疗措施。以下是具体应对方法:   1、及时就医:尽快前往正规医院的妇产科或皮肤性病科就诊。医生会详细了解感染情况,包括感染时间、症状表现等,并进行全面检查,如梅毒血清学试验,确定梅毒的分期和病情严重程度。   2、药物治疗: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优选药物。孕期使用青霉素,能有效杀灭梅毒螺旋体,降低胎儿感染风险。根据梅毒分期不同,治疗方案有别。早期梅毒(一期、二期及病期不足两年的潜伏梅毒),一般采用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2-3次;晚期梅毒(病期超过两年的潜伏梅毒及三期梅毒),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3次。若对青霉素过敏,需与医生沟通,选用头孢曲松等替代药物,但替代药物疗效可能稍逊。   3、定期产检: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增加产检频率,密切监测孕妇身体状况和胎儿发育情况。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查看胎儿有无先天梅毒迹象,如胎儿水肿、肝脾肿大等。   4、胎儿评估:医生会依据治疗情况、孕周等,综合评估胎儿受感染风险。若胎儿已感染梅毒,可能需在出生后立即接受针对性治疗。   5、新生儿处理:宝宝出生后,需即刻进行梅毒相关检查,如梅毒血清学试验等。若确诊感染,应尽早开展规范治疗,降低梅毒对新生儿健康的损害,提高其生存质量。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4-17
  • Q梅毒会通过唾液传播吗

    A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一般情况下,唾液传播梅毒的可能性极小。梅毒螺旋体在体外生存能力弱,在唾液中难以长时间存活。但在一些特殊状况下,比如一方口腔内有梅毒硬下疳、扁平湿疣等活动性梅毒病灶,且病灶破损出血,另一方口腔也有破损,同时两人有深度接吻等密切唾液接触行为时,理论上存在传播风险,不过这种情况非常罕见。所以总体而言,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唾液接触,如共用餐具、礼节性亲吻等,基本不会传播梅毒。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4-17
  • Q艾滋病后多久才会有症状

    A艾滋病出现症状的时间因人而异,且因感染阶段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来说,初次感染 HIV 后,约 2-4 周部分人会进入急性期,此时出现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不过,也有部分感染者急性期症状不明显或没有症状。 急性期过后,便进入无症状期,此阶段可持续数年至十几年,期间多数人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免疫系统持续受损,当发展到艾滋病期前期或艾滋病期时,症状才会逐渐显现,比如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反复口腔溃疡、各种感染、不明原因发热、慢性腹泻、体重骤降等。若有高危行为,即便无明显症状,也建议及时检测排查。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4-17
  • Q艾滋病潜伏期后发病吗

    A艾滋病潜伏期过后通常会发病。艾滋病潜伏期是指从感染 HIV 到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和体征的这段时期,一般持续数年至十几年。在潜伏期,HIV 在体内持续复制,免疫系统不断受损,只是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时间推移,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当 CD4+T 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到一定程度,或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肿瘤等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时,就进入发病期,即艾滋病期,会出现如持续性发热、腹泻、体重骤减、严重感染及肿瘤等一系列严重症状 。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4-17
  •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