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女:27岁

1982人浏览2019-09-25 10:07:36

病情描述

本人女,27岁,现在怀孕19周了,今天早上空腹测量了血糖,发现血糖值为5.3mmol/L。请问孕期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王建英
王建英 主任医师
宿迁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综合 免费提问

病情分析:从你的情况来看,孕期空腹血糖的正常值在3.1-5.1mmol/L这个范围内。如果血糖高于5.1mmol/L的话,就说明血糖偏高,有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可能。建议你比较好去医院测一下血糖,结果相对比较准确。如果患有妊娠糖尿病的话,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降血糖治疗,必要时需要注射胰岛素,以免血糖过高,对胎儿造成不好的影响。

相关问答

  • Q孕妇坚决不能吃哪些东西

    A  孕妇坚决不能吃的东西包括生肉和生海鲜、酒精饮品、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高汞鱼类、霉变食物等。   1.生肉和生海鲜:可能携带细菌、寄生虫,如弓形虫等,食用后会危害孕妇和胎儿健康。   2.酒精饮品:酒精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增加胎儿畸形风险。   3.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这类产品可能含有李斯特菌,该菌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死胎等。   4.高汞鱼类:如鲨鱼、旗鱼、金枪鱼等,汞会影响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   5.霉变食物:含有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有致癌风险,对孕妇和胎儿危害极大。   孕妇饮食需格外谨慎,避免食用上述食物,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若对饮食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
    吴燕
    吴燕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5-04-16
  • Q孕产期间左手食指尖发麻如何正确应对

    A  孕产期间左手食指尖发麻,可能由姿势不当、水肿、腕管综合征、颈椎病、缺乏维生素B12等因素引起。   1.姿势不当:孕产期间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压迫手部神经,会导致指尖发麻。可通过调整姿势,避免长时间压迫手部来缓解。   2.水肿:孕期身体水肿,可能会压迫神经,引起手指麻木。可适当活动手指,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3.腕管综合征: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引发腕管综合征,导致手指麻木。可佩戴手腕支具,减少手腕活动,缓解症状。   4.颈椎病:孕期颈椎负担加重,易患颈椎病,压迫神经根,造成手指麻木。可进行颈部按摩、热敷,缓解肌肉紧张。   5.缺乏维生素B12:维生素B12缺乏会引起神经损伤,导致手指麻木。可通过饮食补充,如多吃肉类、蛋类、奶制品等,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甲钴胺、腺苷钴胺、维生素B12片等药物。   孕产期间左手食指尖发麻原因多样,可先通过调整姿势、活动手指等方法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杜雪
    杜雪 主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4-15
  • Q孕产妈妈小便红色需注意哪些

    A  孕产妈妈小便红色需注意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如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脏疾病等。   1.饮食因素:食用大量红色食物,如红心火龙果、甜菜等,可能使尿液变红,停止食用后尿液颜色会恢复正常。   2.药物因素:服用利福平、酚酞、大黄等药物,可能导致尿液变红,停药后症状通常会消失。   3.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使尿液变红,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4.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划破尿路黏膜,引起出血,造成小便红色,可能伴有腰腹部疼痛。   5.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肾脏功能受损,红细胞进入尿液,导致尿液颜色改变。   孕产妈妈发现小便红色,应先回忆近期饮食和用药情况。若排除饮食和药物因素,需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自身和胎儿健康。
    吴燕
    吴燕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5-04-15
  • Q孕妇HPV12阳性是否有可能自愈?

    A  孕妇HPV12阳性有可能自愈,与免疫力、病毒载量、生活方式、营养状况、情绪状态等有关。   1.免疫力:免疫系统强大时,可抑制和清除病毒。孕期虽免疫力有变化,但多数孕妇免疫功能仍能发挥作用对抗病毒。   2.病毒载量:若感染初期病毒载量低,免疫系统更易应对,清除病毒实现自愈可能性大。   3.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可增强体质,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促进病毒清除。   4.营养状况: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食物,能为免疫系统提供营养支持,有助于自愈。   5.情绪状态:长期焦虑、抑郁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保持积极心态利于免疫系统正常运作,增加自愈几率。   孕妇HPV12阳性有自愈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定期复查,关注病毒情况。若持续阳性或出现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妇产科就诊。
    吴燕
    吴燕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5-04-14
  • 疝气怎么办?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44
    12832次播放

    尿床的原因有哪些?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44
    16288次播放

    孩子尿床怎么办?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55
    17668次播放
  • 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

    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位于欧亚大陆的国家,近年来因为其开放的助孕而备受瞩目。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妇都前往哈萨克斯坦进行助孕治疗,但是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到底有多高呢?本文将为大家揭秘哈萨克斯坦助孕的真相。...

    文章9327浏览

  • 住院时注意事项攻略_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住院时注意事项攻略_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每天从安徽省各地而来的就诊患者有很多,省立医院南区周边的街道还是比较拥堵的情况,尤其是就诊时间高峰期的时候。所以患者在前来就诊的时候要注意预留时间,以免错过挂号的时间。生病住院是很常见的事情,生活中大家对住院时的一些问题不是很了解,针对住院时要注意的几点,...

    文章10913浏览

  • 看病注意事项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看病注意事项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坐落于专业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说到就医的问题,大家会想要就医难,就医贵等情况,尤其是到公立的医院都是人满为患的现象。其实,想要好好的看病解决问题,应该了解下看病的注意事项,下面就和大家说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看病注意事项。...

    文章11580浏览

  • 线下挂号攻略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线下挂号攻略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坐落于专业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遵循“仁爱、济世、良医、康民”的办院宗旨,狠抓医疗质量和安全,注重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在就医上问题上对广大的患者来说,对健康问题改善和治疗有很大的方便和技术。大家都知道去大医院就医是一件难事,首先就是挂号需要注意的...

    文章10564浏览

  •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文章10853浏览

  • Q老年焦虑恐惧症怎么治

    A  老年焦虑恐惧症治疗需综合药物、心理、物理治疗,同时改善生活方式,家庭关怀也很重要。药物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舍曲林等可调节症状;心理治疗助老人认识和处理情绪;物理治疗能改善大脑功能;生活方式调整利于缓解压力;家庭关怀可提供情感支持。   1.药物治疗: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抗焦虑药物,以及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可调节神经递质,缓解焦虑恐惧症状,但需遵医嘱使用。   2.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帮助老人认识和应对负面情绪,改变不良思维和行为模式。   3.物理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等,能改善大脑功能,减轻症状。   4.生活方式调整:鼓励老人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精神生活,缓解压力。   5.家庭关怀:家人多陪伴、倾听老人,给予情感支持和鼓励,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老年焦虑恐惧症治疗需多种方法结合。药物控制症状,心理治疗解决根源问题,物理治疗辅助改善,生活方式调整和家庭关怀提供支持。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
    武雅学
    武雅学 主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2025-04-17
  • Q例假后又出血,睡眠不好怎么办

    A  例假后又出血且睡眠不好,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药物影响、精神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可通过调节内分泌、治疗妇科疾病、调整用药、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来改善。   1.内分泌失调:女性内分泌系统紊乱会影响激素水平,导致例假后又出血,同时也可能引起睡眠问题。可通过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来调节内分泌。规律作息能让身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有助于激素分泌稳定;合理饮食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药物方面,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乌鸡白凤丸、逍遥丸、益母草颗粒等进行调理。   2.妇科疾病:如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都可能导致例假后异常出血。这些疾病带来的不适可能会影响睡眠。需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B超等,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宫颈炎可使用抗宫炎片、妇科千金片等药物;子宫内膜炎可选用花红片、金刚藤胶囊等;子宫肌瘤若症状较轻可服用桂枝茯苓丸等药物,严重时可能需手术治疗。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抗凝药等,可能会影响月经周期,导致例假后出血,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造成睡眠不好。如果是药物引起的,可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用药方案或更换药物。   4.精神压力大: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使神经系统处于紧张状态,影响内分泌和月经周期,导致例假后出血,同时也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等,来释放压力;也可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阅读等,转移注意力,缓解精神压力。   5.不良生活习惯:过度劳累、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破坏身体的正常生理节律,影响月经和睡眠。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   例假后又出血且睡眠不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改善这种情况,需从多方面入手,调节内分泌、治疗妇科疾病、调整用药、缓解精神压力和改善生活习惯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郭鑫
    郭鑫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4-17
  • Q新生儿耳朵进水怎么解决

    A  解决新生儿耳朵进水问题,可从洗澡防护、游泳防护、日常护理、及时处理、预防感染等方面着手。   1.洗澡防护:给新生儿洗澡时,可使用专门的新生儿洗头帽,这种帽子能有效防止洗澡水直接流入耳朵。同时,洗澡过程中,家长要动作轻柔,用手轻轻托住新生儿的头部,控制水流方向,避免水溅入耳朵。另外,也可以使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新生儿的头发和耳部周围,减少水分残留。   2.游泳防护:若带新生儿游泳,要为其佩戴合适的耳塞。耳塞的大小要适中,材质要柔软,以确保既能有效防止水进入耳朵,又不会让新生儿感到不适。同时,要选择水质干净、卫生条件好的游泳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3.日常护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新生儿躺着喝水或喝奶,防止液体流入耳朵。给新生儿清理面部时,也要小心操作,避免水分顺着脸颊流入耳朵。   4.及时处理:一旦发现新生儿耳朵进水,要及时处理。可以将新生儿的头倾向进水的一侧,轻轻拉扯耳垂,让水自然流出。也可以使用干净柔软的棉球,轻轻放在耳道口,吸收耳朵内的水分,但要注意不要将棉球深入耳道,以免损伤耳膜。   5.预防感染:如果新生儿耳朵进水后出现哭闹、抓耳等异常表现,可能是耳朵出现了感染。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洛美沙星滴耳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必须严格遵医嘱。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带新生儿到正规医院的新生儿科或耳鼻咽喉科就诊。   通过做好洗澡防护、游泳防护、日常护理,及时处理耳朵进水情况以及预防感染等措施,能够从根源上解决新生儿耳朵进水问题,保障新生儿的耳部健康。如果对新生儿耳部护理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详细的指导。
    韩杰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4-17
  • Q孩子鼻子不通气可能引发哪些问题

    A  孩子鼻子不通气可能由多种因素引发,如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鼻息肉等。   1.感冒: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孩子感冒时,鼻腔黏膜会充血、水肿,导致分泌物增多,进而引起鼻子不通气。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方面,可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但需遵医嘱。   2.过敏性鼻炎:孩子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使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加,造成鼻子不通气。长期不愈可能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可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用药需遵医嘱。   3.鼻窦炎:鼻窦黏膜的炎症,多因感冒迁延不愈、细菌感染等引起。鼻窦内脓性分泌物积聚,导致鼻腔堵塞,引起鼻子不通气。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头孢克肟颗粒、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药物,要遵医嘱使用。   4.腺样体肥大: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会增生肥大。肥大的腺样体可阻塞后鼻孔,导致鼻子不通气。长期张口呼吸会影响孩子的面部发育,形成腺样体面容。可先尝试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等药物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则可能需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遵医嘱。   5.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疾病,表现为极度水肿的鼻黏膜在中鼻道形成息肉。鼻息肉会阻塞鼻腔,引起鼻子不通气。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导致嗅觉减退、鼻窦炎等。治疗上,可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曲安奈德鼻喷雾剂等药物缓解症状,必要时需手术切除鼻息肉,一切治疗应遵医嘱。   孩子鼻子不通气看似是小问题,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疾病,若不及时处理,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当孩子出现鼻子不通气的症状时,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韩杰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4-17
  •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