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反复发热怎么降温比较好?

男:3岁

5015人浏览2020-05-09 10:51:58

病情描述

孩子这两天好像是受凉,总是反复发热,请问该怎么降温呢?

陈莉
陈莉 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内科 免费提问

病情分析:宝宝反复发热常见的原因是受凉感冒,注意量下体温,高热的话,也就是超过38度5的话要吃些退烧药物治疗,配合物理降温的方法进行处理比较好。比较好还是带孩子去医院做下检查,看看是否有病毒或者细菌感染方面的问题,尽早进行抗感染治疗,平时多让孩子饮水,多休息下。

相关问答

  • Q婴儿腹泻的原因有哪些?

    A婴儿腹泻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胃肠道的感染,如秋冬季节感染的秋季腹泻;2、过敏因素,例如一些婴幼儿对蛋白过敏,会出现大便稀烂、次数增多等;3、乳糖不耐受,这也是婴幼儿常见的腹泻原因;4、慢性肠炎也是婴幼儿出现腹泻的原因。
    魏丽
    魏丽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4-24
  • Q哪些方法能准确判断小儿正常体温

    A  准确判断小儿正常体温,可通过测量部位选择、测量时间把握、观察小儿状态等方法来实现。测量部位有腋下、口腔、肛门等;测量时间要考虑小儿日常活动规律;观察小儿状态则需留意精神、饮食、面色等方面。   1.测量部位选择:   腋下测量:这是较常用的方法。将体温计的水银端放在小儿腋窝深处,让小儿上臂紧贴胸部,保持5-10分钟。正常腋下体温一般在36℃-37℃之间。此方法方便、安全,但测量时需确保体温计与皮肤充分接触,且小儿要保持安静,避免乱动影响测量结果。   口腔测量:把体温计消毒后放在小儿舌下,让其紧闭口唇,测量3-5分钟。正常口腔体温在36.3℃-37.2℃之间。不过,这种方法不适合太小的孩子,因为他们可能不配合,容易咬碎体温计导致危险。   肛门测量:多用于婴幼儿。先在体温计头部涂抹润滑剂,然后轻轻插入小儿肛门约2-3厘米,测量3-5分钟。正常肛门体温在36.5℃-37.7℃之间。该方法测量结果较准确,但操作时要格外小心,避免损伤小儿肠道。   2.测量时间把握:   清晨测量:小儿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处于相对安静、稳定的状态,此时测量的体温能更准确地反映基础体温。一般清晨醒来后,在小儿未进行活动前测量较为合适。   活动后测量:小儿活动后体温可能会有所升高,通常在活动结束后半小时再测量体温,这样能排除活动对体温的影响。例如,小儿玩耍、哭闹、进食热食后,体温可能会暂时上升,等待一段时间后测量会更准确。   规律测量: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儿体温变化情况,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测量,如早上起床后、中午饭后、晚上睡觉前,记录体温数据,观察体温的波动规律。   3.观察小儿状态:   精神状态:如果小儿体温正常,精神状态通常较好,活泼好动,对周围事物有兴趣。若体温异常,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等表现。   饮食情况:正常体温时,小儿饮食正常,食欲较好。当体温升高时,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拒食等情况。   面色表现:体温正常时,小儿面色红润。若体温过高或过低,面色可能会变得潮红或苍白。   出汗情况:小儿体温正常时,出汗量适中。发热时可能会多汗,而体温过低时可能无汗。   呼吸情况:体温异常时,呼吸可能会发生改变。发热时呼吸可能会加快,而体温过低时呼吸可能会变浅、变慢。   准确判断小儿正常体温,需要综合运用测量部位选择、测量时间把握和观察小儿状态等方法。不同的测量部位有不同的正常体温范围,合理选择测量时间能使结果更准确,同时观察小儿的精神、饮食、面色等状态也有助于辅助判断体温是否正常。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小儿体温的异常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对小儿体温情况存在疑虑,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邓宇翔
    邓宇翔 住院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4-23
  • Q宝宝突然发烧不能安睡怎么办?

    A  宝宝突然发烧引起睡眠问题可通过调节环境温度、采用物理降温、合理使用药物、补充水分、安抚情绪等方式来解决。   1.调节环境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对发烧的宝宝很重要。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这样的环境能让宝宝感觉更舒适,有助于改善睡眠。可使用空调调节温度,使用加湿器调节湿度。   2.采用物理降温:物理降温能帮助宝宝降低体温,缓解不适。用湿毛巾敷在宝宝额头,每15-2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以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还可以给宝宝使用退热贴,贴在额头能起到局部降温的作用。   3.合理使用药物: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降温。常用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能有效降低体温,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从而改善睡眠。但需注意,使用药物必须遵医嘱。   4.补充水分:发烧会使宝宝身体水分流失加快,缺水会加重不适,影响睡眠。要多给宝宝喝温开水,也可以适量喝一些鲜榨果汁,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充足的水分有助于散热,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5.安抚情绪:宝宝发烧身体不舒服,容易感到烦躁、焦虑,影响睡眠质量。家长可以通过轻柔的抚摸、哼唱摇篮曲等方式安抚宝宝情绪,让宝宝感受到安全感,从而更容易入睡。   宝宝突然发烧引起的睡眠问题可通过多方面措施来解决。调节环境温度、物理降温、合理用药、补充水分和安抚情绪等方法相互配合,能有效缓解宝宝的不适,改善睡眠状况。如果宝宝发烧持续不退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陈江南
    陈江南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4-23
  • Q小儿发烧抽搐是什么病因

    A  小儿发烧抽搐症状背后的病因包括高热惊厥、颅内感染、癫痫、中毒性脑病、低钙血症等。   1.高热惊厥:这是小儿发烧抽搐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在体温骤然升高时发生,通常体温在38.5℃以上。发作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15分钟,发作后孩子意识很快恢复正常。主要是因为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刺激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治疗上,首先要及时降温,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同时要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2.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等)侵犯脑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导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出现发烧、抽搐等症状。除了抽搐,还可能伴有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表现。治疗需要针对病原体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头孢曲松、阿昔洛韦等,同时进行降低颅内压等对症治疗。   3.癫痫:部分癫痫患儿在发烧时容易诱发癫痫发作。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发作形式多样,可表现为全身性抽搐、局部肢体抽搐等。诊断需要结合脑电图等检查。治疗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   4.中毒性脑病:某些严重感染(如肺炎、痢疾等)、药物或毒物中毒等可引起中毒性脑病。机体在感染或中毒的情况下,产生的毒素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抽搐。治疗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中毒因素,同时给予营养神经等支持治疗。   5.低钙血症:当小儿体内钙离子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抽搐。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情况。除了抽搐,还可能有手足搐搦、惊厥等表现。治疗需要补充钙剂,如葡萄糖酸钙、碳酸钙等,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小儿发烧抽搐的病因较为复杂,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当孩子出现发烧抽搐症状时,家长应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措施,并尽快送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
    魏丽
    魏丽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4-23
  • 疝气怎么办?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44
    12883次播放

    尿床的原因有哪些?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44
    16329次播放

    孩子尿床怎么办?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55
    17707次播放
  • 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

    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位于欧亚大陆的国家,近年来因为其开放的助孕而备受瞩目。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妇都前往哈萨克斯坦进行助孕治疗,但是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到底有多高呢?本文将为大家揭秘哈萨克斯坦助孕的真相。...

    文章9359浏览

  • 住院时注意事项攻略_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住院时注意事项攻略_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每天从安徽省各地而来的就诊患者有很多,省立医院南区周边的街道还是比较拥堵的情况,尤其是就诊时间高峰期的时候。所以患者在前来就诊的时候要注意预留时间,以免错过挂号的时间。生病住院是很常见的事情,生活中大家对住院时的一些问题不是很了解,针对住院时要注意的几点,...

    文章10977浏览

  • 看病注意事项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看病注意事项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坐落于专业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说到就医的问题,大家会想要就医难,就医贵等情况,尤其是到公立的医院都是人满为患的现象。其实,想要好好的看病解决问题,应该了解下看病的注意事项,下面就和大家说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看病注意事项。...

    文章11646浏览

  • 线下挂号攻略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线下挂号攻略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坐落于专业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遵循“仁爱、济世、良医、康民”的办院宗旨,狠抓医疗质量和安全,注重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在就医上问题上对广大的患者来说,对健康问题改善和治疗有很大的方便和技术。大家都知道去大医院就医是一件难事,首先就是挂号需要注意的...

    文章10599浏览

  •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文章10914浏览

  • Q肺癌四期不重视哪些方面危害大?

    A  肺癌四期若不重视规范治疗、营养支持、心理调节、定期复查、生活习惯等方面,会产生较大危害。   1.规范治疗:肺癌四期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若不规范治疗,肿瘤易进展。常用药物有顺铂、吉非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等,需遵医嘱使用。   2.营养支持:患者身体消耗大,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维持身体机能。   3.心理调节:保持积极心态对病情控制有帮助,若长期焦虑、抑郁,会影响身体免疫力。   4.定期复查:可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生活习惯:要戒烟限酒,避免熬夜,适当进行活动。   肺癌四期患者重视上述方面,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前往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管理。
    徐咏梅
    徐咏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5-04-29
  • Q乳腺癌化疗后如何改善身体状况

    A  乳腺癌化疗后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心理调节、定期复查、合理用药等方法改善身体状况。   1.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增强身体免疫力。   2.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机能和抵抗力。   3.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4.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及时了解身体恢复情况和癌症是否复发转移。   5.合理用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辅助药物,如贞芪扶正颗粒、参芪十一味颗粒、复方斑蝥胶囊等,帮助身体恢复,但需遵医嘱。   乳腺癌化疗后改善身体状况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采取饮食、运动、心理、复查和用药等措施,以促进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徐咏梅
    徐咏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5-04-29
  • Q担心癌症复发时如何自我检测

    A  当担心癌症复发时,可通过观察身体症状、监测体重变化、留意体表变化、关注排便情况、记录身体不适等方式自我检测。   1.观察身体症状:留意是否有乏力、发热、疼痛等症状,这些可能是癌症复发的信号。   2.监测体重变化:短时间内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或上升,可能与癌症复发有关。   3.留意体表变化:检查皮肤是否有新的肿块、黑痣变化、黄疸等情况。   4.关注排便情况:注意大便的形状、颜色、频率等是否改变,有无便血、腹泻或便秘等。   5.记录身体不适:将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如咳嗽、腹痛等详细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就诊时提供给医生。   自我检测能帮助及时发现可能的癌症复发迹象,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学检查。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肿瘤科就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徐咏梅
    徐咏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5-04-29
  • Q喝酒吐后脸上红斑该如何应对

    A  喝酒吐后脸上出现红斑,可通过观察症状、物理缓解、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及时就医等方式应对。   1.观察症状:先观察红斑变化、有无瘙痒、疼痛、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初步判断严重程度。   2.物理缓解:用凉毛巾冷敷脸部,收缩血管,减轻红斑和不适。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维生素C片等药物,缓解过敏症状。   4.饮食调节:多喝水,促进酒精代谢排出;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加快恢复。   5.及时就医:若红斑加重、伴有其他严重不适,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喝酒吐后脸上出现红斑,可先自行观察并采取一些缓解措施,若情况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王晓彦
    王晓彦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2025-04-29
  •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