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的神经痛怎么办?

女:42岁

4930人浏览2020-08-03 10:37:14

病情描述

经常的神经痛怎么办?这一症状很难受,该怎么办啊?

戴缤
戴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神经外科 免费提问

病情分析:你好,神经痛是指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而感到的疼痛。这样的症状经常的出现,对患者来说,其实影响还是很大的,需要进一步的做好预防和护理。一般可以分为周围性神经痛和中枢性神经痛,是躯体感觉系统病变或疾病所直接导致的疼痛。具体的治疗要根据病因治疗,常见的有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等。

相关问答

  • Q身体麻木

    A  这种在吃饭时特定出现的上半身麻木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神经方面,可能是进食时颈部姿势不当,压迫了颈部神经,像长时间低头吃饭,影响神经传导,引发麻木。也有可能是颈椎病,增生的颈椎组织可能在吃饭时因颈部活动而刺激或压迫神经。   从血液循环角度来看,吃饭时身体的血液会较多地流向胃肠道帮助消化,若本身存在血管狭窄或血液黏稠度高的问题,可能导致上半身其他部位供血相对不足,从而出现麻木感。   此外,心理因素也不能忽视,比如进餐时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可能引发躯体化症状,表现为麻木。鉴于情况较为复杂,建议你及时就医,通过颈部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明确病因,以便针对性处理。
    黄乔春
    黄乔春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一医院
    2025-04-17
  • Q主要用于急性脑外伤和脑手术后的意识障碍、脑梗死急性期的意识障碍用什么药

    A  以下是一些常用于治疗急性脑外伤、脑手术后及脑梗死急性期意识障碍的药物:   1、神经保护剂   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清除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脑组织损伤,从而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常用于脑梗死急性期等。   胞磷胆碱钠:可以促进卵磷脂的生物合成,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增强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功能,有助于促进意识恢复,可用于急性脑外伤、脑手术后及脑梗死等导致的意识障碍。   2、促苏醒药物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能快速逆转阿片类药物的作用,同时对非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昏迷也有一定的促醒作用,可通过竞争性地阻断β-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减轻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从而改善意识障碍。   醒脑静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麝香、郁金、冰片、栀子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的作用,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苏醒,常用于急性脑损伤、脑梗死等所致的意识障碍。   3、改善脑循环药物   丁苯酞:可改善脑缺血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增加缺血区的侧支循环,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意识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尤瑞克林:是一种蛋白酶,能将激肽原转化为激肽,进而发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的供血供氧,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意识状态。   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由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黄乔春
    黄乔春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一医院
    2025-04-16
  • Q水果成分对脑血栓治疗有哪些潜在作用?

    A  水果成分对脑血栓治疗有多种潜在作用,如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调节血脂等。   1.抗氧化:水果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类黄酮等抗氧化成分,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保护血管健康。   2.抗血小板聚集:某些水果成分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例如草莓中的鞣花酸。   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水果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助于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液循环。   4.抗炎:水果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炎特性,可减轻脑血栓引发的炎症反应,缓解病情发展。   5.调节血脂:水果中的膳食纤维等成分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对脑血栓治疗有益。   水果成分在脑血栓治疗中具有多方面的潜在作用,通过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途径,有助于改善病情和预防复发。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患者仍需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黄乔春
    黄乔春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一医院
    2025-04-14
  • Q脑出血后吃哪些水果有益?

    A  脑出血后适合吃的水果有香蕉、橙子、草莓、猕猴桃、苹果等。   1.香蕉:富含钾元素,有助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促进钠的排出,对稳定血压有一定帮助,而稳定的血压对脑出血患者的恢复很重要。   2.橙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感染,有利于脑出血患者身体的恢复。   3.草莓:草莓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含有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预防脑出血患者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便秘问题。   4.猕猴桃:维生素含量高,特别是维生素K,它对凝血功能有一定的益处,同时其含有的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整体机能。   5.苹果:苹果中的果胶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心血管方面的问题,食用苹果可起到一定的辅助保健作用。   脑出血后选择合适的水果食用,能为患者补充营养,促进身体恢复。不过,食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如血糖高的患者需控制水果摄入量。同时,要保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
    黄乔春
    黄乔春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一医院
    2025-04-14
  • 疝气怎么办?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44
    12855次播放

    尿床的原因有哪些?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44
    16307次播放

    孩子尿床怎么办?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55
    17689次播放
  • 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

    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位于欧亚大陆的国家,近年来因为其开放的助孕而备受瞩目。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妇都前往哈萨克斯坦进行助孕治疗,但是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到底有多高呢?本文将为大家揭秘哈萨克斯坦助孕的真相。...

    文章9342浏览

  • 住院时注意事项攻略_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住院时注意事项攻略_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每天从安徽省各地而来的就诊患者有很多,省立医院南区周边的街道还是比较拥堵的情况,尤其是就诊时间高峰期的时候。所以患者在前来就诊的时候要注意预留时间,以免错过挂号的时间。生病住院是很常见的事情,生活中大家对住院时的一些问题不是很了解,针对住院时要注意的几点,...

    文章10935浏览

  • 看病注意事项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看病注意事项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坐落于专业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说到就医的问题,大家会想要就医难,就医贵等情况,尤其是到公立的医院都是人满为患的现象。其实,想要好好的看病解决问题,应该了解下看病的注意事项,下面就和大家说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看病注意事项。...

    文章11603浏览

  • 线下挂号攻略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线下挂号攻略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坐落于专业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遵循“仁爱、济世、良医、康民”的办院宗旨,狠抓医疗质量和安全,注重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在就医上问题上对广大的患者来说,对健康问题改善和治疗有很大的方便和技术。大家都知道去大医院就医是一件难事,首先就是挂号需要注意的...

    文章10577浏览

  •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文章10884浏览

  • Q甲肝的常见病因有什么

    A  甲肝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以下是一些导致甲肝的常见病因:   1、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蔬菜、水果等:如果这些食物在生长、采摘、运输或销售过程中被含有甲肝病毒的粪便污染,而食用前又未彻底清洗或煮熟,就可能感染甲肝。例如,用被污染的水灌溉蔬菜,或者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不注意卫生,都可能使蔬菜携带病毒。   贝类食物:一些贝类如毛蚶、牡蛎等具有富集甲肝病毒的能力。它们生活在水中,若水体被甲肝病毒污染,贝类就会将病毒积累在体内。人们食用了未煮熟煮透的受污染贝类,就容易感染甲肝。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因食用受污染贝类引发的甲肝大规模流行事件。   2、饮用被污染的水:水源受甲肝病毒污染后,若未经妥善处理,如未经过消毒或煮沸,饮用后易感染甲肝。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污水排放不当,可能导致甲肝病毒进入水源,污染饮用水。   3、密切接触传播: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水杯、牙刷等个人物品,或者直接接触到患者的粪便、呕吐物等,都有可能感染甲肝病毒。此外,在一些人口密集且卫生条件不佳的场所,如学校宿舍、工厂集体宿舍等,甲肝病毒也容易通过密切接触在人群中传播。   4、母婴传播:虽然甲肝病毒通过母婴传播的情况相对较少见,但在分娩过程中,若母亲感染了甲肝病毒,病毒有可能通过产道传播给新生儿。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4-21
  • Q甲肝一起吃饭会传染吗

    A  一起吃饭有可能传染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具体来说,如果甲肝患者的粪便污染了食物、水源或餐具等,健康人接触后再通过口腔摄入这些被污染的物质,就可能感染甲肝病毒。   在共同进餐时,可能存在多种传染风险。例如,甲肝患者用自己使用过的餐具给他人夹菜,餐具上可能沾有甲肝病毒,从而导致病毒传播;或者在吃饭过程中,甲肝患者打喷嚏、咳嗽,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病毒,也可能污染食物或餐具,进而传染给他人。不过,如果采取了适当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公筷、公勺,对餐具进行严格消毒,勤洗手等,可以大大降低甲肝病毒的传播风险。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4-21
  • Q患上疟疾要怎样进行护理

    A  疟疾患者的护理需要从病情观察、生活起居、饮食营养等多个方面着手,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以下是具体的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疟疾患者常出现周期性发作的高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需定时测量体温,以便及时发现发热规律和异常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症状变化观察:注意观察患者寒战、头痛、出汗、呕吐等症状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可能是病情恶化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并发症观察:疟疾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贫血、肝肾功能损害、肺水肿等。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皮肤黄染、尿量减少、水肿等症状,定期协助医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生活起居护理   休息与活动: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在病情缓解后,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病房或居住环境安静、整洁、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条件。   皮肤护理:患者在高热出汗后,应及时用温水擦拭身体,更换汗湿的衣物和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着凉和皮肤感染。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预防压疮,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   口腔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可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漱口,尤其是在饭后和呕吐后,以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预防口腔感染和溃疡。   3、饮食护理   营养均衡: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补充患者在疾病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促进身体恢复。   饮食方式:根据患者的食欲和消化情况,调整饮食方式。在发作期,患者可能食欲不佳,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等;在缓解期,可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水分补充: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2000-3000毫升左右,以补充发热出汗导致的水分丢失,防止脱水。对于不能进食或饮水的患者,应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心理护理:疟疾患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向患者介绍疟疾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预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护理疟疾患者时,护理人员还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防止疾病传播。同时,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确保患者按时服药、接受检查和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4-21
  • Q夏天该怎样有效的预防疟疾

    A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夏天是疟疾的高发季节,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防止蚊虫叮咬   使用蚊帐:睡觉前将蚊帐撑开,检查有无漏洞,确保蚊帐内无蚊虫后再进入。蚊帐可有效阻挡蚊虫进入,为睡眠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   涂抹驱蚊剂:在外出或户外活动前,将驱蚊剂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如手臂、腿部、颈部等。选择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可根据产品说明适时补涂,以保持驱蚊效果。   安装纱窗、纱门:在房屋的门窗上安装细密的纱窗、纱门,既能保持室内通风,又能防止蚊虫进入室内,减少人与蚊虫接触的机会。   使用电蚊拍:在室内发现蚊虫时,可使用电蚊拍将其消灭。电蚊拍能快速有效地击杀蚊虫,减少室内蚊虫数量。   2、消除蚊虫滋生地   清理积水:蚊子的繁殖离不开水,及时清理室内外的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花瓶、水桶、废旧轮胎等,倒掉积水,可防止蚊子在其中产卵。对于无法倒掉的积水,如池塘、沟渠等,可投放杀蚊幼剂。   疏通下水道:定期检查和疏通下水道,确保排水通畅,避免污水积聚,减少蚊虫滋生的场所。   3、加强个人防护   穿着适当衣物: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避免穿着暴露过多皮肤的衣物。选择浅色、质地紧密的衣物,可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同时也能防止皮肤直接接触到可能带有疟原虫的蚊虫。   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蚊子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活动频繁,尽量避免在这两个时间段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护措施。   药物预防:如果前往疟疾高发地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疟药物进行预防。如乙胺嘧啶、氯喹等,但药物预防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预防措施。   此外,还可以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蚊虫消杀,可使用杀虫剂或请专业的消杀公司进行处理。同时,要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以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4-21
  •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