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高血压?

女:68岁

1547人浏览2025-02-10 16:40:51

病情描述

中医如何治疗高血压?

王成阳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免费提问

病情分析: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中医认为,高血压与风、与火、与痰、与虚有关,如高血压患者头晕一阵阵发作时,这是中医说的有风;高血压患者通常都会觉得口干、口苦,这是肝阳上亢的表现,即有火;肥胖的人也更容易有高血压,肥人多痰,这也是中医上讲的与痰湿有关;还有就是年纪大的人也易得高血压,因为动脉硬化了,血液的循环不好,此为虚。因此,对于确诊高血压的患者,要遵循辨证论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表现进行辨证,并据此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效果才会更好。

相关问答

  • Q运动能改善肾虚脱发吗

    A  运动对改善肾虚脱发有一定帮助,主要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精神压力等方面起作用。   1.促进血液循环:运动可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包括头皮部位。良好的血液循环能为毛囊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毛囊的健康,促进头发生长,改善因肾虚导致的毛囊营养供应不足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脱发。   2.调节内分泌:肾虚可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而运动能够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例如,适当运动可使雄激素等激素分泌更加平衡,减少因内分泌紊乱对毛囊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改善脱发状况。   3.增强免疫力: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当身体免疫力增强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疾病和不良因素的侵袭,对于肾虚引起的身体虚弱状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利于头发的健康生长。   4.改善睡眠质量:很多肾虚患者存在睡眠问题,而睡眠不足或质量差又会加重脱发。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充足的睡眠对于肾脏的调养和头发的生长都非常重要。   5.缓解精神压力:精神压力过大也是导致肾虚脱发的一个重要因素。运动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通过运动可以释放压力,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状态的改善对于肾虚的调理和脱发的改善都有积极意义。   运动在改善肾虚脱发方面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和缓解精神压力等,有助于改善肾虚引起的脱发问题。但运动只是辅助手段,若肾虚脱发情况严重,还需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肾内科或中医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七宝美髯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王成阳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3-26
  • Q高血压患者是否可以吃红参?

    A  高血压患者能否吃红参,需综合考虑血压控制情况、体质、红参特性、药物相互作用、食用量等因素。   1.血压控制情况:若血压控制平稳,在医生指导下可少量食用红参。红参有一定滋补作用,但也可能使血压波动。若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处于较高水平,食用红参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此时不建议食用。   2.体质:中医认为,体质偏热的高血压患者,食用红参后可能加重体内燥热,出现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等,不利于血压稳定,不适合吃红参。而体质虚寒的患者,适当食用红参可起到温补作用,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但也需谨慎。   3.红参特性:红参是经过炮制的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等功效。其含有的有效成分如人参皂苷等,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既可能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心血管功能。   4.药物相互作用:高血压患者通常需长期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等。红参可能与这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在食用红参前,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评估是否适合食用。   5.食用量:即使血压控制良好且体质适合,也不能过量食用红参。过量食用会使血压急剧升高,加重心脏负担。食用时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密切关注血压变化。   高血压患者能否吃红参不能一概而论,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在食用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意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食用及食用量。同时,要密切监测血压,若食用后血压出现异常波动,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遵医嘱合理饮食和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维护身体健康。
    王成阳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3-12
  • Q手脚发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A手脚发热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常见的有阴虚内热、脾胃湿热、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1.阴虚内热:中医认为,当人体阴液亏虚,不能制约阳气时,就会出现阴虚内热的情况。多见于过度劳累、久病、房事不节等人群。阴液不足,阳气相对偏亢,虚热内生,就容易导致手脚心发热,同时还可能伴有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心烦失眠等症状。治疗上可选用滋阴清热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2.脾胃湿热:饮食不节制,如过食辛辣、油腻、甜食等,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湿热内生。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循经上蒸下注,就会出现手脚发热的症状,还可能伴有口臭、腹胀、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表现。调理时可使用清热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清胃胶囊、葛根芩连丸、二妙丸等,具体用药应遵循医嘱。 3.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出现发热症状,手脚也会随之发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感冒、肺炎、胆囊炎等。针对不同的感染病原体,需要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阿莫西林、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等,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会使人体代谢加快,产热增加,进而出现手脚发热的现象。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促进机体氧化还原反应,提高基础代谢率,除了手脚发热外,还可能伴有多汗、心慌、手抖、消瘦等症状。治疗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手脚发热,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如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治疗甲亢,同样要遵医嘱用药。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负责调节人体的内脏功能和体温等,当其功能失调时,会影响体表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导致手脚发热,还可能伴有失眠、焦虑、头晕、头痛等症状。治疗可使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甲钴胺等,具体用药需咨询医生。 手脚发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果出现手脚发热的情况,应仔细观察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王成阳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3-11
  • Q胃热应该如何治疗?

    A胃热治疗可从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中药调理、针灸治疗、西药治疗等方面入手。 1.饮食调整:胃热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会加重胃热症状。可多吃一些清热降火的食物,如苦瓜、黄瓜、绿豆、梨等。苦瓜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的功效;黄瓜能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绿豆可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梨有清热生津、润肺化痰的作用。此外,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2.生活方式改善: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导致身体阴阳失调,加重胃热。同时,要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还要注意情绪调节,避免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3.中药调理:可选用一些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中药,如黄连、黄芩、石膏、知母等。黄连清胃泻火作用较强,可用于治疗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口臭等症状;黄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石膏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常用的方剂有清胃散、玉女煎等,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人情况遵医嘱使用。 4.针灸治疗:针灸一些穴位也能起到治疗胃热的作用,常用穴位有内庭穴、足三里穴、中脘穴等。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具有清泻胃火的作用;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可和胃健脾、降逆利水。通过针刺或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胃肠功能,缓解胃热症状。 5.西药治疗:如果胃热伴有胃酸分泌过多、胃痛等症状,可使用一些西药进行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能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等,可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修复;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使用西药治疗也需遵医嘱。 胃热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通过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中药调理、针灸治疗以及西药治疗等方法,多管齐下,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王成阳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3-10
  • 疝气怎么办?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44
    12803次播放

    尿床的原因有哪些?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44
    16247次播放

    孩子尿床怎么办?

    张殷

    张殷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儿童医院

      点击播放0:55
    17636次播放
  • 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

    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位于欧亚大陆的国家,近年来因为其开放的助孕而备受瞩目。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妇都前往哈萨克斯坦进行助孕治疗,但是哈萨克斯坦助孕成功率到底有多高呢?本文将为大家揭秘哈萨克斯坦助孕的真相。...

    文章9294浏览

  • 住院时注意事项攻略_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住院时注意事项攻略_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每天从安徽省各地而来的就诊患者有很多,省立医院南区周边的街道还是比较拥堵的情况,尤其是就诊时间高峰期的时候。所以患者在前来就诊的时候要注意预留时间,以免错过挂号的时间。生病住院是很常见的事情,生活中大家对住院时的一些问题不是很了解,针对住院时要注意的几点,...

    文章10847浏览

  • 看病注意事项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看病注意事项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坐落于专业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说到就医的问题,大家会想要就医难,就医贵等情况,尤其是到公立的医院都是人满为患的现象。其实,想要好好的看病解决问题,应该了解下看病的注意事项,下面就和大家说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看病注意事项。...

    文章11532浏览

  • 线下挂号攻略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线下挂号攻略_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坐落于专业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遵循“仁爱、济世、良医、康民”的办院宗旨,狠抓医疗质量和安全,注重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在就医上问题上对广大的患者来说,对健康问题改善和治疗有很大的方便和技术。大家都知道去大医院就医是一件难事,首先就是挂号需要注意的...

    文章10538浏览

  •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文章10811浏览

  • Q儿童甲肝的症状有哪些

    A  儿童甲肝症状通常较成人轻,部分患儿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典型症状如下:   前期症状:发病初期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畏寒、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疾病。   黄疸期症状:发热消退后1-5天,巩膜(眼白部分)、皮肤出现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大便颜色变浅。同时,肝脏肿大,右上腹可有压痛。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4-08
  • Q小儿肝病应该如何预防

    A  小儿肝病的预防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针对传染性肝病的预防   -接种疫苗   -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肝较有效的方式。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会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续分别在1月龄和6月龄时完成第二针和第三针接种。全程接种后,大部分小儿可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有效抵御乙肝病毒的侵袭。   -甲肝疫苗:18月龄儿童可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或在2岁时接种甲肝灭活疫苗,基础免疫接种一剂即可;对于有更高甲肝暴露风险的儿童,如前往甲肝高发地区旅行等,可考虑接种两剂甲肝灭活疫苗,间隔6-12个月,能有效预防甲肝病毒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以去除手上可能沾染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   -避免共用餐具等物品:不与他人共用牙刷、毛巾、餐具等个人用品,防止病毒通过这些物品传播。例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如果共用牙刷,一方口腔有破损出血,就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特别是未彻底煮熟的海鲜、肉类等。水果要洗净去皮后再食用,饮用水要选择烧开的开水或合格的瓶装水,避免饮用生水,防止感染甲肝、戊肝等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病毒。   2、针对非传染性肝病的预防   -合理饮食   -均衡膳食:保证孩子的饮食结构合理,包含谷类、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各类食物,提供全面的营养。避免孩子挑食、偏食,防止因营养不均衡导致肝脏脂肪代谢异常等问题。   -控制零食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零食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糖果、碳酸饮料等。过多食用这类食物可能导致小儿肥胖,进而增加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风险。   -谨慎用药   -遵医嘱用药:孩子生病时,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滥用药物。许多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不合理用药可能增加肝脏负担,甚至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避免自行用药: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使用成人药物或自行购买药物治疗,尤其是一些成分不明的草药、偏方等,以防其中的成分对肝脏造成损害。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远离化学毒物:让孩子远离农药、杀虫剂、油漆、胶水等有毒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可能经过肝脏代谢,对肝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损害肝功能。   -防止环境污染:尽量减少孩子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活动,如工厂附近、交通拥堵路段等。空气污染中的有害颗粒、化学污染物等,长期接触可能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包括肝脏功能。   -定期体检   -重视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健康体检,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通过肝功能检查等项目,可以及时发现肝脏是否存在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异常等,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   -关注家族病史:如果家族中有肝病患者,如遗传性肝病(如肝豆状核变性等),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基因检测或针对性的检查项目,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4-08
  • Q艾滋病初期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A  艾滋病初期是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到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和体征之前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防治对于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至关重要,具体方法如下:   1、预防措施   -暴露前预防(PrEP):适用于高风险人群,如男男性行为者、与HIV感染者有性接触的伴侣等。通过每日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可优秀降低感染HIV的风险。常用药物组合为替诺福韦酯(TDF)+恩曲他滨(FTC)。但需严格按照医嘱规律服药,并定期进行检测评估。   -暴露后预防(PEP):在发生可能感染HIV的高危暴露后(如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职业暴露等),应尽快(比较好在2小时内,不超过72小时)开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预防。疗程通常为28天。常用药物方案有拉替拉韦钾+恩曲他滨+替诺福韦酯等。同时,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需进行HIV检测,以评估预防效果。   -安全性行为:坚持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安全套,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性行为,安全套都能有效降低HIV传播风险。同时,减少性伴侣数量,避免与高危人群发生性行为。   -避免血液传播:不共用注射器、针头、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沾染血液的物品。如需纹身、穿耳洞等,要选择正规、卫生条件达标的机构,确保器械经过严格消毒。对于医疗用血,要确保血液来源安全,避免输入未经严格检测的血液及血制品。   2、治疗措施   -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一旦确诊感染HIV,无论处于疾病的哪个阶段,都应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是采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如多替阿巴拉米片(由阿巴卡韦、拉米夫定和多替拉韦组成)、依非韦伦+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等。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体内病毒载量,重建和恢复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定期监测: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包括病毒载量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病毒载量检测可以了解体内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评估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则可以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机会性感染的预防与治疗:艾滋病初期患者免疫系统虽有一定受损,但相对还未严重低下。此时可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当措施预防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如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的患者,可预防性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预防肺孢子菌肺炎。一旦出现机会性感染,应及时明确病原体,并给予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   3、生活管理   -健康饮食:保证饮食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睡7-9小时。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免疫系统的稳定。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心理状态。   -心理支持:感染HIV后,患者往往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人、朋友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患者自身也可通过与他人交流、参加心理辅导课程等方式,缓解心理负担,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4-08
  • Q生完孩子怎么预防腰腿痛

    A  1、妊娠期间穿轻便柔软的鞋子,不要穿高跟鞋,避免弯腰等腰部活动过大的动作。要均衡合理地进食,避免体重增加过多而增大腰部的负担,造成腰肌和韧带的损伤。   2、婴儿床不要过低或过高,比较好购买可以升降的婴儿床,小童车的高度也要适中,避免以过于弯腰或久站、久蹲姿势来照顾婴儿。   3、喂奶姿势要正确。无论坐着或躺着喂奶,均要保持轻松和舒适。坐着喂奶时以选择低凳为好,如果坐在床边喂奶,可把一只脚放在一个高度合适的凳子上,或身体靠在床头上。比较好在膝上放一个枕头抬高婴儿,这样还可承受重量。   4、存放母亲和孩子用品的衣橱要高低适中,以不用弯腰即可伸手拿到物品为宜;宝宝洗澡时也可把洗澡浴盆放在高度适宜的茶几上,这样可以避免久蹲或弯腰给宝贝洗澡;厨房工作台也要高低适中,还要放一把椅子,避免做家务时久站。   5、注意腰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冷风吹袭,加重腰腿疼痛。床垫不宜太软;保持充分睡眠,睡觉时宜采取仰卧姿势或侧睡,要注意变换卧床姿势。避免提过重或举过高的物体,不穿高跟鞋,不要过早跑步、走远路,取拿物品避免姿势不当。搬抬重物尽量利用手臂和腿的力量,减少腰部用力,不要用力过猛。   6、注意劳逸结合。清理房间时间不要过长,以腰部无不适感、酸痛感为宜;要两腿交替站立,膝盖略微弯曲。产后3个月内要避免过劳和久站。
    尹峰
    尹峰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2025-04-08
  •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