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五官科
肿瘤科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骨科
传染病科
其他
生殖科
整形美容
肛肠科
全部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普通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病内科
血液内科
感染内科
风湿免疫内科
心脏科
请选择
胃癌
胃炎
胃溃疡
便秘
肠胃炎
腹痛
慢性腹泻
胰腺炎
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
反流性食管炎
结肠炎
食道癌
胃下垂
酒精肝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肿瘤
胆囊炎
结石病
痢疾
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浅表性胃炎
克罗恩病
肠易激综合征
上消化道出血
肠粘连
急性肠胃炎
直肠炎
胃出血
胃穿孔
慢性阑尾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胃肠病
十二指肠损伤
十二指肠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布卡综合症
急性肠炎
急性胃炎
慢性结肠炎
慢性胰腺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涎瘘
溃疡性结肠炎
炎性肠病
环形胰腺
病毒性肠炎
直肠息肉
粘连性肠梗阻
Q
肚脐上面一寸位置隐隐作痛是什么原因?
A
肚脐上面一寸的位置隐隐作痛,可能是由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引起,也可能是腹部肌肉拉伤等情况所致。 1.消化不良:饮食不规律、进食过多油腻或刺激性食物等,可能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腹部隐痛。这种情况下,通常还可能伴有腹胀、嗳气、恶心等症状。治疗上,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适当服用多潘立酮片、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来促进消化。 2.胃炎:长期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可能引发胃炎。患者除了腹部隐痛,还可能有上腹部饱胀、食欲不振、反酸等表现。治疗时,需明确病因,如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采用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枸橼酸铋钾胶囊)进行根除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辛辣、生冷食物。 3.胃溃疡:胃黏膜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下形成溃疡,可导致上腹部疼痛。疼痛特点多为进食后疼痛,空腹时缓解。治疗一般包括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兰索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混悬凝胶、枸橼酸铋钾胶囊)等。 4.胆囊炎:胆囊发生炎症时,右上腹会出现疼痛,有时疼痛可放射至肚脐上方。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治疗方面,轻度胆囊炎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胰腺炎:暴饮暴食、酗酒等因素可能诱发胰腺炎,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常向背部放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使用生长抑素、奥美拉唑等药物抑制胰腺分泌,以及抗感染治疗。 6.腹部肌肉拉伤:剧烈运动或不当的姿势可能导致腹部肌肉拉伤,引起隐痛。这种情况一般通过休息、热敷等方式缓解。 肚脐上面一寸位置隐隐作痛的原因较为复杂,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腹部超声、血淀粉酶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此类症状的发生。
胡祥鹏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5-02-25
Q
胃炎有哪些有效的检查方法
A
胃炎的检查方法包括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血常规检查、胃液分析、血清学检查等。 1.胃镜检查:这是诊断胃炎的重要方法。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色泽、病变部位及范围等。对于胃炎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溃疡、出血等情况能有清晰的判断。 2.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胃镜下活检组织检测、血清学检测等。明确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3.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炎症、贫血等情况,间接反映胃炎的病情。 4.胃液分析:测定胃酸、胃蛋白酶原等的含量和活性,有助于了解胃的分泌功能,辅助诊断胃炎类型。 5.血清学检查:如检测胃泌素、维生素B12等,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胃炎,如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总之,不同的检查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病史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
王俊先
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2025-02-24
Q
慢性胃炎体重一直下降怎么办?
A
慢性胃炎体重下降可以通过胃黏膜保护剂、促消化药物、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胃黏膜保护剂 慢性胃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枸橼酸铋钾颗粒等,以减少胃黏膜的损伤,缓解体重下降的情况。 2.促消化药物 针对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的症状,可选用促消化药物,如复方消化酶胶囊、多潘立酮片等。这些药物能够促进食物的分解和吸收,改善体重下降的问题。 3.营养支持治疗 对于长期体重下降的慢性胃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是必要的。可以考虑口服营养补充剂或静脉营养支持,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饮食计划。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并注意饮食习惯的调整。建议增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摄入,如鸡蛋、瘦肉、鱼肉等。同时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咖啡等。
120问医网
实习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4-12-03
Q
胃炎康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A
胃炎康颗粒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功效和作用。 1.清热 胃炎康颗粒具有清热作用,其有效成分可以清除体内多余的热量,调节体温,从而缓解因内火旺盛引起的胃部不适。 2.解毒 胃炎康颗粒中的某些成分具有解毒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排除有害物质,减轻胃部炎症反应。 3.消炎 胃炎康颗粒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减轻胃部的炎症反应。 服用胃炎康颗粒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并注意饮食规律。此外,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医嘱剂量使用。
120问医网
实习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4-12-03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