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五官科
肿瘤科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骨科
传染病科
其他
生殖科
整形美容
肛肠科
全部
小儿内科
小儿外科
新生儿科
小儿五官科
小儿精神科
小儿皮肤科
小儿心外科
儿科综合
小儿骨科
儿童保健科
儿童口腔科
儿童青少年心理科
小儿内分泌科
小儿呼吸科
小儿康复科
小儿心内科
小儿整形科
小儿泌尿外科
小儿消化科
小儿眼科
小儿神经内科
小儿神经外科
小儿肾病科
小儿胸外科
小儿血液内科
小儿风湿免疫科
请选择
小儿心律失常
川崎病
小儿心肌炎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肌致密化不全
小儿癫痫
抽动症
惊厥
小儿多动症
小儿脑瘫
苯丙酮尿症
脑发育不良
学习障碍
小儿紫癜性肾炎
小儿血尿
小儿肾病综合征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
小儿IgA肾病
小儿肾小球疾病
小儿甲状腺疾病
小儿肥胖症
小儿糖尿病
营养不良
小儿厌食
婴儿腹泻
儿童遗尿症
小儿感冒
佝偻病
儿童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夜惊
婴儿痉挛症
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
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咳嗽
小儿哮喘
小儿喉痉挛
小儿寄生虫病
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小儿急性中耳炎
小儿急性喉炎
小儿急性白血病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
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性溃疡
小儿溃疡性口炎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Q
小儿发烧家长要怎样照顾才好
A
小儿发烧时,家长应主要采取合理降温、保证充足休息与水分、改善环境及日常护理等措施进行照顾。 1、合理降温: 如果孩子体温不超过38.5℃,可先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处,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也可使用退热贴贴在孩子额头等部位。 若体温超过38.5℃,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时配合物理降温,以尽快降低体温,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服用退烧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规范给孩子服药,注意剂量和时间间隔,不能同时服用两种退热药,也不建议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 2、保证充足休息与水分: 要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和调整,有助于退烧。 发烧会导致孩子体内水分丢失增加,多喝水有助于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利于散热。 3、改善环境及日常护理: 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穿着适宜的衣物,不要捂得太厚,以免影响散热。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家庭环境过于干燥,保证湿度,有利于孩子恢复。 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以减轻胃肠负担。
魏丽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2-11
Q
小儿发烧该如何进行护理
A
小儿发烧时,护理主要包括保持空气流通、注意卫生、多喝水、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等方面。 1、保持空气流通: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病菌浓度,降低孩子再次感染的风险。 2、注意卫生:家长应注意让小孩饭前便后勤洗手,同时避免食用不洁或过期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多喝水:家长可以每天让小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如700~1000毫升,有助于保持小孩的呼吸道湿润,减少咳嗽的刺激,也有助于及时将热量排出,避免出现脱水的情况。 4、物理降温: 5、温水擦拭:家长可以使用温水擦拭宝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扩张毛孔,加速热量的散发。 6、冷敷:家长可以使用冰袋冷敷宝宝头部,促进局部血管收缩,降低局部血管中的血液温度,起到降温的效果。 7、贴退热贴: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宝宝使用医用退热贴,贴在额头、颈部等部位,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 8、药物治疗: 如果出现低热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连花清瘟颗粒、银黄颗粒等药物治疗。 如果发烧较严重,可以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治疗。 此外,在孩子患病期间要保证其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活动应适量,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陈江南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2-11
Q
小孩发烧头上长包是怎么回事?
A
小孩发烧头上长包可能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等引起的。 1.病毒感染 小孩发烧头上长包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当身体受到病毒侵袭时,免疫系统会释放炎症因子,导致局部组织发炎和肿胀。针对病毒感染,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或奥利司他韦韦进行治疗。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适当的休息也是必要的。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小孩发烧头上长包,因为细菌在体内繁殖会引发炎症反应。如果确诊为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头孢克肟来控制感染。在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也可能引起小孩发烧头上长包的症状,当机体对某些物质产生过度反应时,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对于过敏引起的症状,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定或西替利嗪嗪来缓解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和病情发展情况。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不适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李冀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2024-11-28
Q
小孩发高烧39度怎么办
A
小孩发高烧39度可以采取物理降温、退热药物、口服口服补液盐散(Ⅰ)等措施进行治疗。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身体、脱掉多余衣物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体温。通过蒸发散热来帮助降低核心温度。当环境温度适宜时,可适当减少衣物以促进热量散发。适用于低至中度发热且无其他严重症状的情况。 2.退热药物 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氨基酚酰氨基酚颗粒等非处方药可用于控制高烧。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适合于儿童因感染引起的轻到中度高烧,但需注意按推荐剂量服用并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3.口服口服补液盐散(Ⅰ) 口服口服补液盐散(Ⅰ)溶液可以帮助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和水分。其含有钠、钾等多种电解质成分,在体内能迅速被吸收利用,有助于维持体内的水电平衡。适用于因呕吐、腹泻导致的轻度脱水情况,可预防进一步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在处理高烧时,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确保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营养摄入。若持续高烧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120问医网
实习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4-11-26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