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五官科
肿瘤科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骨科
传染病科
其他
生殖科
整形美容
肛肠科
全部
小儿内科
小儿外科
新生儿科
小儿五官科
小儿精神科
小儿皮肤科
小儿心外科
儿科综合
小儿骨科
儿童保健科
儿童口腔科
儿童青少年心理科
小儿内分泌科
小儿呼吸科
小儿康复科
小儿心内科
小儿整形科
小儿泌尿外科
小儿消化科
小儿眼科
小儿神经内科
小儿神经外科
小儿肾病科
小儿胸外科
小儿血液内科
小儿风湿免疫科
Q
儿童支原体感染多久能去上学
A
儿童支原体感染后能去上学的时间,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孩子的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以及所在学校的规定等。 1.病情严重程度:如果感染较轻,仅出现轻微咳嗽、发热等症状,经过规范治疗,一般在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且稳定3天后,可考虑去上学。但如果病情较重,如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可能需要治疗1-2周甚至更长时间,症状完全消失后才能去上学。 2.治疗效果:支原体感染常用的药物有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如果孩子对治疗药物敏感,治疗效果好,恢复就会相对较快。反之,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延长恢复时间。 3.孩子的恢复情况: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免疫力不同,恢复速度也有差异。有些孩子体质较好,恢复较快;而体质较弱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康复。 4.有无并发症:部分儿童支原体感染可能会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若出现并发症,需要先治疗并发症,待并发症痊愈后,再根据整体恢复情况决定上学时间。 5.学校规定:不同学校对于患病儿童返校的要求可能不同。有些学校可能要求提供医生开具的康复证明,以确保孩子不会在学校传播疾病。 总之,儿童支原体感染后能否去上学,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待孩子完全康复后再让其返回学校,以保障孩子的健康和其他同学的安全。
黄文渊
主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2025-02-28
Q
小孩气管发炎用哪些药效果好
A
小孩气管发炎时,可选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类、止咳祛痰药、平喘药、抗病毒药、解热镇痛药等。 1.抗生素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这类药物主要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气管发炎。使用时需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2.止咳祛痰药:常见的有氨溴索、氨溴特罗、小儿止咳糖浆等。能帮助缓解咳嗽,促进痰液排出。 3.平喘药: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适用于伴有喘息症状的患儿,有助于舒张气道,改善呼吸。 4.抗病毒药: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可能会用到利巴韦林等。但需严格遵循用药指征。 5.解热镇痛药:当孩子出现发热且体温较高,身体不适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退热、缓解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给小孩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用药。同时,要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孩子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2-17
Q
6岁孩子百日咳怎么治疗
A
6岁孩子百日咳的治疗方案包括切断传播途径、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以及改善生活环境和饮食。 首先,切断传播途径: 由于百日咳具有传染性,需要隔离传染源,主要是勤洗手、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其次,进行抗感染治疗: 早期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例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干混悬剂、克拉霉素片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缩短病程。 接着,进行对症治疗: 对于痉咳剧烈的孩子,可给予镇静剂,如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也可雾化吸入沙丁胺醇,缓解支气管痉挛。 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羧甲司坦口服溶液等,这些药物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可以降低痰液黏度,使痰液更易咳出。 较后,改善生活环境和饮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尘螨等刺激性物质对孩子呼吸道的刺激。 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原则,给予孩子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面条、蒸蛋、米粥等,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喂食。 综上所述,6岁孩子百日咳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李冀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2025-02-11
Q
小孩咳嗽半个月总不见好怎么办?
A
小孩咳嗽半个月总不见好,家长可以考虑采取抗感染治疗、抗过敏治疗、止咳药等措施进行处理。 1.抗感染治疗 针对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通过抑制细菌生长,减少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2.抗过敏治疗 对于过敏性咳嗽,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氯雷他定定片、盐酸西替利嗪嗪嗪片等。这类药物可以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缓解咳嗽。 3.止咳药 止咳药如盐酸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氢溴酸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等可以缓解咳嗽症状。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咳嗽反射,减少咳嗽次数和强度。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并遵循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宠物毛发或花粉
120问医网
实习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4-12-09
上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