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五官科
肿瘤科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骨科
传染病科
其他
生殖科
整形美容
肛肠科
全部
普外科
泌尿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整形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乳腺外科
心血管外科
器官移植
微创外科
外伤科
烧伤科
头颈外科
甲状腺外科
胃肠外科
请选择
丙型肝炎
肝硬化
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癌
急性胆囊炎
单纯性肝囊肿
肝癌
肝血管瘤
肝损伤
肝脓肿
淋巴结肿大
阑尾炎
肠梗阻
腹膜后血肿
消化道出血
腹膜炎
淋巴结炎
急性阑尾炎
急性腹膜炎
肠炎
肛周脓肿
急性胰腺炎
烧伤
狂犬病
上颌窦牙源性囊肿
先天性肌强直
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脑积水
冻伤
切口疝
外伤性脑积水
头皮血肿
头皮裂伤
小脑扁桃体下疝
嵌甲
巨脑回畸形
异位肾
手外伤
扭转痉挛
斜颈
烧伤整形
甲状腺囊肿
甲状腺肿物
白线疝
硬脑膜下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
筋膜炎
粘液囊肿
肌张力障碍
肌挛缩
Q
大便红色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A
大便红色的常见病因有食用红色食物、痔疮、肛裂、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 1.食用红色食物:大量食用红心火龙果、甜菜根等富含红色素的食物后,红色素无法被人体完全吸收和分解,会随大便排出,导致大便变红。一般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后1-2天,大便颜色可恢复正常,无需特殊治疗。 2.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当内痔或混合痔发生便血时,通常是由于排便时粪便擦破隆起的曲张静脉,或排便用力使血管内压力增高、痔静脉破裂而引起。血液一般为鲜红色,不与粪便混合,多在排便后出现点滴状或喷射状出血。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痔疮栓、槐角丸、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以缓解症状。症状严重者可能需手术治疗。 3.肛裂:多因大便干结、排便用力过猛,导致肛管皮肤全层裂开。患者在排便时会感到剧烈疼痛,随后出现少量鲜红色血液,常附着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红霉素软膏、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药物,促进裂口愈合。同时,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4.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当息肉表面发生糜烂或溃疡时,可出现便血,血液多为鲜红色,有时会伴有黏液。较小的肠息肉可在内镜下切除,术后需定期复查。对于较大的息肉或怀疑有恶变倾向的,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5.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治疗药物包括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醋酸泼尼松片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大便红色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既有可能是食物因素导致的生理性变化,也可能是疾病因素引起的病理性改变。如果发现大便红色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腹痛、腹泻、发热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或肛肠外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王琳芳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5-03-20
Q
外痔手术一周能痊愈吗
A
外痔手术后恢复时间差异较大,与病情复杂程度、术后护理情况、个人体质状况、饮食结构安排、是否有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病情复杂程度:外痔的类型、大小、数量不同,手术的复杂程度和创伤大小也有区别。如果外痔情况较为严重,手术创口大,恢复时间自然会延长。比如环状外痔手术,创面大且愈合难度高,相比单个小外痔手术,恢复时间会明显增加。 2.术后护理情况:良好的术后护理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若术后没有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容易引发感染,影响伤口愈合。例如便后没有及时清洗或坐浴,导致细菌滋生。另外,过早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使伤口裂开,延长恢复时间。 3.个人体质状况:不同人的体质对手术创伤的修复能力不同。年轻、身体素质好的人,新陈代谢快,细胞再生能力强,伤口愈合相对较快。而年老体弱或本身免疫力低下的人,恢复能力较差,愈合时间会更久。 4.饮食结构安排: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伤口恢复。如果术后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容易引起便秘,排便时用力会增加肛门局部压力,导致伤口疼痛、出血,延缓愈合。相反,若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肛门局部血管充血,影响恢复。 5.是否有基础疾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术后恢复会受到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影响伤口周围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导致伤口愈合缓慢,还容易并发感染。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定,也可能影响伤口的血液灌注,不利于恢复。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使用痔疮膏、痔疮栓、康复新液等药物促进伤口愈合,但需遵医嘱使用。 外痔手术后恢复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促进伤口尽快愈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术后护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基础疾病。若恢复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肛肠外科就诊。
王琳芳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5-03-20
Q
解决直肠粘膜松弛症状有什么妙招?
A
解决直肠粘膜松弛症状的妙招包括改善生活习惯、进行提肛锻炼、合理用药等。改善生活习惯可从饮食和排便习惯入手,提肛锻炼能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合理用药可缓解相关症状。 1.改善生活习惯之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等)、水果(如香蕉、苹果等)、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减轻直肠黏膜的压力。同时,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使大便保持湿润,易于排出。 2.改善生活习惯之排便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憋便。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不要长时间蹲厕,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如果有便秘问题,不要依赖泻药,可通过饮食和运动进行调节。 3.提肛锻炼:提肛锻炼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为一次,每次做提肛运动50次左右,持续5-10分钟即可。可以站着、坐着或躺着进行,随时随地都能做。长期坚持提肛锻炼,能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能力,改善直肠黏膜松弛的状况。 4.合理用药之缓泻剂:对于有便秘症状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聚乙二醇、比沙可啶等,帮助软化大便,促进排便,减少直肠黏膜受到的压力。 5.合理用药之中成药:一些中成药也可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如补中益气丸、槐角丸、麻仁润肠丸等,具有补中益气、凉血止血、润肠通便等功效,有助于改善直肠黏膜松弛的症状。但需注意,用药应遵医嘱。 直肠粘膜松弛会给患者带来不适,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进行提肛锻炼和合理用药这三个妙招,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不过,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肛肠外科就诊,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王琳芳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5-03-19
Q
职场人便秘困扰,怎样做促进排便?
A
职场人受便秘困扰,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建立良好排便习惯、适度运动锻炼、调节心理压力、合理使用药物等方式促进排便。 1.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等)。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同时,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水,可使粪便保持湿润,易于排出。 2.建立良好排便习惯: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去厕所尝试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马桶上坐几分钟,长期坚持可形成条件反射。排便时要专注,避免玩手机、看报纸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减少排便时间。 3.适度运动锻炼:职场人长时间久坐,肠道蠕动会减慢。可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的运动,如伸展四肢、转动腰部、踮脚尖等。下班后也可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4.调节心理压力:职场压力大也是导致便秘的一个重要因素。可通过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心理状态的改善有助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肠道正常蠕动。 5.合理使用药物:如果便秘情况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常见的药物有乳果糖口服溶液,它能增加肠道内的渗透压,使水分进入肠道,软化粪便;聚乙二醇4000散,可通过氢键结合水分子,增加粪便含水量,促进排便;比沙可啶肠溶片,能刺激肠壁神经,促进肠道蠕动。但使用药物必须遵医嘱。 职场人便秘困扰可通过上述多种方法来促进排便。调整饮食、建立良好习惯、适度运动、调节压力和合理用药都是有效的手段。若便秘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或肛肠外科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王琳芳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5-03-19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