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五官科
肿瘤科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骨科
传染病科
其他
生殖科
整形美容
肛肠科
全部
小儿内科
小儿外科
新生儿科
小儿五官科
小儿精神科
小儿皮肤科
小儿心外科
儿科综合
小儿骨科
儿童保健科
儿童口腔科
儿童青少年心理科
小儿内分泌科
小儿呼吸科
小儿康复科
小儿心内科
小儿整形科
小儿泌尿外科
小儿消化科
小儿眼科
小儿神经内科
小儿神经外科
小儿肾病科
小儿胸外科
小儿血液内科
小儿风湿免疫科
请选择
小儿心律失常
川崎病
小儿心肌炎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肌致密化不全
小儿癫痫
抽动症
惊厥
小儿多动症
小儿脑瘫
苯丙酮尿症
脑发育不良
学习障碍
小儿紫癜性肾炎
小儿血尿
小儿肾病综合征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
小儿IgA肾病
小儿肾小球疾病
小儿甲状腺疾病
小儿肥胖症
小儿糖尿病
营养不良
小儿厌食
婴儿腹泻
儿童遗尿症
小儿感冒
佝偻病
儿童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夜惊
婴儿痉挛症
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
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咳嗽
小儿哮喘
小儿喉痉挛
小儿寄生虫病
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小儿急性中耳炎
小儿急性喉炎
小儿急性白血病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
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性溃疡
小儿溃疡性口炎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Q
哄宝宝快速入睡的方法有哪些
A
哄宝宝入睡超管用的方法有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建立规律睡眠作息、采用轻柔安抚方式、进行睡前放松活动、控制白天睡眠时间等。 1.营造舒适睡眠环境:要确保宝宝睡眠的房间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2-25摄氏度左右,湿度在50%-60%。房间的光线要调暗,可以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外界光线的干扰。同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突然的噪音影响宝宝入睡。还可以为宝宝准备柔软舒适的床垫和被子,让宝宝感觉温暖和安全。 2.建立规律睡眠作息: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让宝宝上床睡觉和起床,比如晚上8点半左右安排宝宝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长期坚持这样的作息时间,宝宝的身体会形成生物钟,到了睡觉时间就会自然产生困意。 3.采用轻柔安抚方式:当宝宝准备睡觉时,可以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节奏要缓慢而有规律。也可以哼唱轻柔的摇篮曲,声音要轻柔、舒缓,让宝宝在温馨的氛围中放松下来。还可以用手轻轻抚摸宝宝的头部、脸颊等部位,给予宝宝足够的安全感。 4.进行睡前放松活动:在宝宝睡觉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可以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比如给宝宝讲一个简单的故事,故事内容要轻松、温馨。或者和宝宝一起看一些色彩柔和的绘本,让宝宝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5.控制白天睡眠时间:如果宝宝白天睡眠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一般来说,3-6个月的宝宝白天睡眠时间控制在3-4小时,6-12个月的宝宝白天睡眠时间控制在2-3小时。可以适当调整宝宝白天的小睡时间和时长,避免宝宝在临近晚上睡觉时间还睡太久。 哄宝宝入睡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通过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建立规律睡眠作息、采用轻柔安抚方式、进行睡前放松活动以及控制白天睡眠时间等方法,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入睡,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4-03
Q
儿童发烧何时吃布洛芬
A
儿童发烧时,判断是否服用布洛芬可参考四个关键度数,分别是38.5℃、39℃、持续38℃以及体温下降又复升且达38.5℃等情况。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药物可用于儿童退烧,但用药需遵医嘱。 1.体温达到38.5℃:一般情况下,当儿童体温达到38.5℃,可考虑使用布洛芬进行退烧。此时儿童可能会出现明显不适,如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布洛芬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 2.体温达到39℃:当儿童体温达到39℃,属于高热状态,应及时使用布洛芬等退烧药。高热可能会引起儿童惊厥等严重后果,需尽快降低体温,缓解不适。 3.体温持续38℃:如果儿童体温持续在38℃,且伴有精神状态差、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持续低热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体机能和正常生活。 4.体温下降后又复升且达到38.5℃:儿童服用退烧药后体温下降,但随后又再次升高至38.5℃,可以再次考虑使用布洛芬。不过要注意,两次用药之间需间隔一定时间。 5.结合儿童个体情况:除了参考体温度数,还需结合儿童的个体情况。如果儿童既往有高热惊厥史,体温达到38℃甚至更低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使用布洛芬,以预防惊厥的发生。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是否有咳嗽、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 儿童发烧时,何时服用布洛芬需要综合考虑体温度数和儿童的具体情况。四个关键度数能为家长提供一定的参考,但用药时必须严格遵医嘱。如果儿童发烧情况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4-03
Q
儿童脚突然很臭,家长该如何应对
A
儿童脚突然很臭,家长可从清洁护理、选择合适鞋袜、调节饮食、排查疾病、就医检查等方面应对。 1.清洁护理:儿童活动量大,脚部易出汗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家长需让儿童养成每天洗脚的习惯,用温水和温和肥皂清洗脚部,尤其是脚趾缝等易藏污纳垢处。洗完后用干净毛巾擦干,保持脚部干爽。还可定期修剪脚趾甲,避免污垢残留。 2.选择合适鞋袜:不合适的鞋袜会加重脚臭。应给儿童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如运动鞋、布鞋等,避免穿塑料鞋或不透气皮鞋。袜子要选择纯棉材质,吸汗性强,能保持脚部干爽。并且要勤换鞋袜,建议每天更换袜子,鞋子可每隔几天晾晒一次。 3.调节饮食:部分食物可能会影响身体代谢,导致脚臭。应让儿童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新陈代谢。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身体异味。 4.排查疾病: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脚臭。如足部多汗症,会使脚部出汗过多,引发脚臭;足癣,由真菌感染引起,除脚臭外,还可能伴有瘙痒、脱皮等症状。家长要仔细观察儿童脚部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处理。 5.就医检查:若通过上述方法处理后,脚臭问题仍未改善,或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红肿、皮疹等,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确定病因,并给予相应治疗。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如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儿童脚突然很臭,家长不必过于惊慌,可先从日常护理和饮食调节入手。若情况无改善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让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预防脚臭再次发生。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4-02
Q
三个月婴儿咳嗽有痰怎么办
A
三个月婴儿咳嗽有痰,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过敏、环境干燥、吞咽功能不完善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日常护理、雾化治疗、拍背排痰、药物治疗、及时就医等方法解决。 1.明确病因: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会出现咳嗽、有痰等症状;支气管炎通常是上呼吸道感染蔓延所致,炎症刺激气管产生分泌物;过敏可能因婴儿接触到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呼吸道过敏反应,导致咳嗽有痰;环境干燥会使婴儿呼吸道黏膜水分流失,痰液变黏稠不易咳出;三个月婴儿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口水或奶液易呛入气管,引起咳嗽有痰。 2.日常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稀释痰液。让婴儿多休息,**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 3.雾化治疗:雾化治疗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起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作用。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溶液、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4.拍背排痰:在婴儿咳嗽时,可将其抱起,使其侧卧在家长腿上,然后用空心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婴儿背部,促进痰液排出。 5.药物治疗:若咳嗽有痰症状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小儿止咳糖浆、氨溴索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帮助止咳化痰。但要严格遵医嘱,切勿自行用药。 6.及时就医:如果婴儿咳嗽有痰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急促、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胸片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个月婴儿咳嗽有痰是常见情况,家长不用过于惊慌。通过了解可能的病因,采取日常护理、雾化治疗、拍背排痰、药物治疗等方法,多数情况下可缓解症状。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4-02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