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五官科
肿瘤科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骨科
传染病科
其他
生殖科
整形美容
肛肠科
全部
小儿内科
小儿外科
新生儿科
小儿五官科
小儿精神科
小儿皮肤科
小儿心外科
儿科综合
小儿骨科
儿童保健科
儿童口腔科
儿童青少年心理科
小儿内分泌科
小儿呼吸科
小儿康复科
小儿心内科
小儿整形科
小儿泌尿外科
小儿消化科
小儿眼科
小儿神经内科
小儿神经外科
小儿肾病科
小儿胸外科
小儿血液内科
小儿风湿免疫科
请选择
小儿心律失常
川崎病
小儿心肌炎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肌致密化不全
小儿癫痫
抽动症
惊厥
小儿多动症
小儿脑瘫
苯丙酮尿症
脑发育不良
学习障碍
小儿紫癜性肾炎
小儿血尿
小儿肾病综合征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
小儿IgA肾病
小儿肾小球疾病
小儿甲状腺疾病
小儿肥胖症
小儿糖尿病
营养不良
小儿厌食
婴儿腹泻
儿童遗尿症
小儿感冒
佝偻病
儿童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夜惊
婴儿痉挛症
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
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咳嗽
小儿哮喘
小儿喉痉挛
小儿寄生虫病
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小儿急性中耳炎
小儿急性喉炎
小儿急性白血病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
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性溃疡
小儿溃疡性口炎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Q
六个月宝宝三天没拉大便该如何处理?
A
六个月宝宝三天没拉大便,可能是正常攒肚、饮食因素、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肠梗阻等原因导致,可通过调整饮食、按摩、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法处理。 1.正常攒肚:宝宝三天没拉大便,有可能是攒肚现象。攒肚多发生在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身上,随着宝宝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从而出现几天甚至十几天不排便的现象。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吃奶正常,肚子不胀,大便性状正常,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继续观察。 2.饮食因素:若宝宝添加辅食不当,或者摄入的水分不足,可能会引起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此时可以适当增加宝宝的饮水量,还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泥和蔬菜泥,如苹果泥、香蕉泥、菠菜泥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3.消化不良:宝宝的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喂养不当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出现便秘症状。可以通过腹部按摩来缓解,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腹部,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按摩2-3次,这样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助消化的药物,如复方胃蛋白酶散、多酶片、健胃消食口服液等。 4.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增多,会破坏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导致便秘。可遵医嘱使用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有助于改善便秘情况。 5.肠梗阻: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除了不排便外,宝宝还可能伴有呕吐、腹胀、哭闹不安等症状。如果怀疑宝宝有肠梗阻,应立即带宝宝去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X线、B超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能需要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六个月宝宝三天没拉大便,原因多样。家长可先观察宝宝状态,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等方法尝试改善。若情况未好转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使用药物时一定要严格遵医嘱。
邓宇翔
住院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3-11
Q
小孩反复感冒是否意味着患有白血病?
A
小孩反复感冒不一定是白血病,可能由免疫力低下、护理不当、环境因素、感染未愈、其他基础疾病等导致,白血病只是其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可能。 1.免疫力低下:小孩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例如,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其免疫系统成熟相对较晚,更容易反复感冒。而且,如果小孩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如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反复感冒的几率。 2.护理不当:家长没有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小孩增减衣物,使得小孩过冷或过热,都容易引发感冒。此外,不注意小孩的个人卫生,如不勤洗手,小孩容易接触到各种病菌,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3.环境因素:如果小孩生活的环境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如幼儿园、商场等场所,病原体容易在空气中传播,小孩接触到病原体的机会增多,就容易反复感冒。另外,环境污染严重,如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灰尘、烟雾、有害气体等,会刺激小孩的呼吸道,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增加感冒的发生。 4.感染未愈:小孩感冒后,如果治疗不彻底,体内的病原体没有被完全清除,就容易导致病情反复。比如,小孩在感冒症状稍有缓解后就停止用药,使得病原体在体内继续繁殖,当小孩身体抵抗力稍有下降时,感冒就会再次发作。 5.其他基础疾病:小孩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慢性扁桃体炎等基础疾病,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感冒。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例,心脏功能异常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使得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6.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细胞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生成减少。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功能异常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发生感染,包括感冒。但白血病除了反复感冒外,还可能伴有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小孩反复感冒的原因有很多,白血病只是其中一种较为罕见的可能。当小孩出现反复感冒的情况时,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孩的症状,如是否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果感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小孩到正规医院儿科或血液病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魏丽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3-10
Q
新生儿体温37.2度算不算发烧?
A
判断新生儿体温37.2度是否算发烧,需考虑测量方式、环境因素、活动状态、穿衣盖被情况、基础体温等因素。 1.测量方式:不同测量部位正常体温范围不同。常用测量部位有腋下、口腔、直肠。腋下正常体温一般在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0.4度;直肠温度比腋下高0.3-0.5度。若37.2度是腋下测量值,略高于正常范围;若是口腔或直肠测量值,则可能处于正常范围。 2.环境因素: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新生儿体温。若环境温度较高,如室内温度超过28度,且通风不良,新生儿散热困难,体温可能会轻度升高至37.2度。此时通过改善环境,如适当降低室温、增加通风,体温可能恢复正常。 3.活动状态:新生儿哭闹、吃奶、活动后,身体产热增加,体温也会暂时升高。比如剧烈哭闹后,体温可能上升0.2-0.3度。待新生儿安静下来一段时间后,体温通常会降至正常。 4.穿衣盖被情况:给新生儿穿得过多、盖得过厚,会影响散热,导致体温升高。例如冬季给新生儿包裹多层衣物和厚被子,体温可能达到37.2度。减少衣物和被子后,体温会逐渐下降。 5.基础体温:每个新生儿基础体温存在差异。部分新生儿基础体温相对较高,平时体温就在36.5-37度之间,此时37.2度可能不算发烧;而基础体温较低的新生儿,37.2度可能提示体温异常。 综上所述,不能单纯依据37.2度这一体温值判断新生儿是否发烧,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若怀疑新生儿发烧,可在去除可能影响体温的因素后,再次测量体温。若体温持续异常或伴有其他症状,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新生儿科就诊,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陈江南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3-10
Q
小孩抵抗力差该如何调理
A
小孩抵抗力差可通过饮食、运动、睡眠、疫苗接种和药物调理等方式改善。 1.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是增强抵抗力的基础。要让小孩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和修复。同时,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必不可少,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橙子、苹果、菠菜等,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此外,适量摄入五谷杂粮,如玉米、燕麦等,可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道健康。 2.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小孩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可以鼓励小孩每天进行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踢毽子等。运动还能让小孩接触阳光,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助于钙的吸收,对骨骼发育和免疫力提升都有好处。一般建议每天保证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3.睡眠:充足的睡眠对小孩的免疫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小孩在睡眠过程中,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同时免疫系统也会得到修复和强化。应帮助小孩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幼儿需要12-14小时,学龄前儿童需要11-12小时,学龄儿童需要9-10小时。 4.疫苗接种:按时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增强抵抗力的有效措施。疫苗可以刺激小孩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当遇到相应的病原体时,身体就能迅速做出反应,降低患病的风险。例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接种。 5.药物调理:在医生的指导下,也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增强小孩的抵抗力。如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它可以触发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免疫平衡。还有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可增强或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另外,匹多莫德口服液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但使用药物时一定要遵医嘱。 小孩抵抗力差的调理需要综合多个方面,从日常的饮食、运动、睡眠入手,结合疫苗接种和必要的药物调理,全方位地提升小孩的免疫力。同时,要密切关注小孩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3-10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