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儿童近视如何矫正

    A  解决儿童近视难题,从正确的视力矫正开始,可通过佩戴框架眼镜、佩戴角膜塑形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增加户外活动、改善用眼习惯等方式来实现。   1.佩戴框架眼镜:这是常见的视力矫正方法。框架眼镜的光学中心与瞳孔相对应,能使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视力。其具有佩戴方便、价格多样、适应人群广泛等优点。对于儿童而言,可选择材质较轻、安全不易碎的镜片和镜架,以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佩戴角膜塑形镜:它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通常在晚上睡觉时佩戴。通过镜片对角膜的物理性塑形作用,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暂时矫正近视度数。白天不戴眼镜也能有清晰的视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近视的进展速度。但佩戴时需要注意卫生,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   3.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以通过放松睫状肌、抑制眼球的异常增长来控制近视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其在儿童近视防控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不过,使用该药物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副作用,如瞳孔散大、畏光、视近模糊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以让儿童接触自然光线,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从而抑制眼轴的增长,预防和控制近视。建议儿童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选择散步、打球、跑步等运动方式。   5.改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用眼,每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远望或闭目养神;同时,要注意用眼环境的光线,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对眼睛造成伤害。   儿童近视问题日益严峻,正确的视力矫正对于解决这一难题至关重要。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增加户外活动以及改善用眼习惯等多种方式综合干预,可以有效矫正儿童视力,控制近视的发展。家长和老师应关注儿童的视力健康,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并定期带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如果发现儿童视力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采取科学的矫正方法。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4-03
  • Q婴儿耳朵里有黄的结痂是怎么回事?

    A  婴儿耳朵里有黄的结痂,可能是耵聍、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中耳炎、油性耵聍等因素导致。   1.耵聍:耵聍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产生的物质,正常情况下耵聍可呈淡黄色、薄片状。当耵聍积聚较多时,可能形成黄的结痂。一般少量的耵聍可自行排出,无需特殊处理。   2.外耳道湿疹: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病因可能与食物过敏、接触过敏原等有关。患外耳道湿疹时,婴儿外耳道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水疱破裂后会有黄色液体渗出,干燥后形成黄痂。常伴有瘙痒,婴儿可能会表现出抓耳等动作。   3.外耳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婴儿在洗澡、游泳时耳朵进水,未及时清理,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外耳道炎。炎症刺激可导致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有分泌物渗出,形成黄色结痂。患儿可能会有耳部疼痛,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等。   4.中耳炎:通常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所致,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炎症。中耳炎会导致中耳内有积液,积液可能通过鼓膜穿孔处流至外耳道,形成黄色结痂。除了耳部症状,婴儿还可能伴有发热、听力下降等表现。   5.油性耵聍:部分婴儿耵聍腺分泌旺盛,耵聍呈油性,容易积聚在外耳道内,形成黄色的结痂。油性耵聍一般质地较黏稠,不易自行排出。   当发现婴儿耳朵里有黄的结痂时,家长要仔细观察婴儿的症状。如果只是少量耵聍,可先观察。若伴有瘙痒、疼痛、发热、听力下降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婴儿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或小儿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治疗方面,对于外耳道湿疹,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总之,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婴儿尽快恢复健康。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3-12
  • Q孩子鼻甲肿大能否自愈?

    A孩子鼻甲肿大能否自愈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病因、病情程度、身体免疫力、生活环境、治疗干预等。 1.病因:如果是由普通感冒引起的鼻甲肿大,随着感冒的痊愈,鼻腔黏膜的炎症逐渐消退,鼻甲肿大有可能自愈。因为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导致,具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可恢复,炎症消除后鼻甲也会恢复正常大小。但若是由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引起,自愈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过敏性鼻炎是机体对过敏原产生的免疫反应,只要接触过敏原,就会反复引发鼻腔黏膜的炎症,导致鼻甲持续肿大;鼻窦炎则是鼻窦的化脓性炎症,炎症较为顽固,若不进行治疗,很难自行恢复。 2.病情程度:轻度的鼻甲肿大,鼻腔黏膜充血、水肿的程度较轻,在去除诱发因素后,有可能自行恢复。例如,因轻微的环境刺激引起的鼻甲短暂性肿大,当刺激因素消失后,鼻甲可能会逐渐消肿。而重度的鼻甲肿大,鼻腔黏膜已经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病理改变,如黏膜肥厚、增生等,这种情况下自愈的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借助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 3.身体免疫力:孩子身体免疫力较强时,对于一些轻微的鼻腔炎症有较好的抵抗和修复能力,有助于鼻甲肿大的自愈。免疫力强的孩子能够更快地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减轻炎症反应。相反,免疫力较弱的孩子,容易反复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导致鼻腔炎症迁延不愈,鼻甲肿大也难以自愈。 4.生活环境:生活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湿润,没有过多的粉尘、烟雾、化学物质等刺激,有利于鼻腔黏膜的恢复,增加鼻甲肿大自愈的几率。相反,如果孩子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干燥、寒冷的环境中,鼻腔黏膜会持续受到刺激,加重炎症反应,不利于鼻甲肿大的自愈。 5.治疗干预:在孩子出现鼻甲肿大后,如果及时采取了正确的护理措施,如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湿润,有助于减轻鼻腔炎症,促进鼻甲消肿。但如果不进行任何治疗干预,任由病情发展,一些原本有可能自愈的情况也可能会恶化,导致鼻甲肿大难以自愈。此外,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等,也可以有效控制鼻腔炎症,促进鼻甲恢复正常大小。但药物的使用必须遵医嘱。 孩子鼻甲肿大能否自愈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病情较轻、由普通病因引起且孩子身体状况较好、生活环境适宜的情况,有自愈的可能。但如果病情较重、病因复杂,往往需要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当孩子出现鼻甲肿大的情况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就诊,以便明确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3-05
  • Q孩子鼻塞怎样能在 10 秒解决?

    A  孩子鼻塞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鼻腔分泌物堵塞、鼻腔黏膜肿胀、鼻部结构异常、过敏反应、感染等。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缓解孩子鼻塞的方法。   1.清洁鼻腔:使用生理性海盐水滴鼻剂或喷鼻剂,软化和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让孩子侧卧,将滴鼻剂或喷鼻剂轻轻滴入或喷入鼻腔,稍等片刻后,用吸鼻器吸出分泌物。   2.热敷鼻部:用温热的湿毛巾敷在孩子的鼻部,每次10-15分钟,每天数次。热敷可以促进鼻部血液循环,减轻鼻腔黏膜的肿胀。   3.改变体位:让孩子侧卧或半坐卧位,有时可以改善鼻腔通气。   4.按摩鼻部:用手指轻轻按摩孩子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每次按摩1-2分钟,有助于缓解鼻塞。   5.调整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适当增加室内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   6.药物治疗:如果鼻塞症状较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但需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遵医嘱使用。   孩子鼻塞的原因较多,缓解方法也因人而异。如果孩子鼻塞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2-26
  •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