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五官科
肿瘤科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骨科
传染病科
其他
生殖科
整形美容
肛肠科
全部
耳鼻咽喉头颈科
口腔科
眼科
口腔修复科
口腔正畸科
口腔黏膜科
种植科
请选择
中耳炎
扁桃体炎
鼻窦炎
鼻炎
鼻息肉
鼻中隔偏曲
胆脂瘤型中耳炎
内耳眩晕
耳聋
过敏性鼻炎
喉癌
声带息肉
咽炎
耳鸣
鼓膜穿孔
鼻咽癌
慢性咽炎
急性咽炎
老年性聋
鼻出血
外耳道炎
喉炎
慢性咽喉炎
眩晕症
慢性鼻炎
神经性耳聋
耳膜穿孔
梅尼埃病
酒渣鼻
T细胞淋巴瘤
人工耳蜗
传导性耳聋
先天性耳前瘘管
分泌性中耳炎
副耳
听力重建
咽疾病
咽部异物
咽喉瘤
咽鼓管炎
喉囊肿
喉外伤
喉异物
喉气囊肿
喉水肿
喉淀粉样变
喉狭窄
喉疾病
喉白斑病
喉粘液囊肿
Q
怀孕时鼻炎致鼻子堵塞不通气如何处理
A
怀孕时鼻炎导致鼻子堵塞不通气,可能是由于激素变化、环境因素、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感染等原因引起。处理方法包括一般治疗、鼻腔冲洗、局部用药、中医调理、生活方式调整等。 1.激素变化: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鼻腔黏膜的血管舒缩功能,导致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鼻塞。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分娩后多数会自行缓解。 2.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污染的环境中,或者气温变化较大,可能刺激鼻腔黏膜,引发鼻炎和鼻塞。孕妇应尽量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湿润和温暖,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 3.过敏反应:对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也会导致鼻炎发作和鼻塞。明确过敏原后,尽量避免接触。如果过敏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性盐水鼻腔喷雾剂冲洗鼻腔,以减轻症状。 4.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鼻腔结构问题,在怀孕后可能会加重鼻塞症状。但在孕期一般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可通过鼻腔冲洗等方法缓解症状。 5.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炎也会导致鼻塞。此时应注意休息,多喝水,增强自身免疫力。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总之,孕妇出现鼻炎鼻子堵塞不通气的情况,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2-20
Q
嗓子息肉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A
嗓子息肉手术后,需要从饮食、发声、休息、用药、复查等方面多加注意,以促进术后恢复,避免并发症。 1.饮食方面 术后初期应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如牛奶、米汤、鸡蛋羹等,避免食用粗糙、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喉部黏膜。 随着恢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仍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 2.发声限制 术后应尽量少说话,避免大声喊叫或长时间说话,给声带充分的休息时间。 一般在术后1-2周内严格禁声,之后可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说话时间和音量。 3.充足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升。 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减少对喉部的刺激。 4.合理用药 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罗红霉素等。 如有疼痛,可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需遵医嘱。 5.定期复查 术后要按时复查,一般在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进行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之,嗓子息肉手术后的恢复需要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注意上述各个方面,才能更好地促进喉部的康复,减少复发的可能。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2-17
Q
咽口水时耳朵疼痛应如何处理
A
咽口水时耳朵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中耳炎、外耳道炎、颞下颌关节紊乱、咽部感染、耳部神经痛等。 1.中耳炎: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咽口水时,中耳压力变化可能导致疼痛。治疗上,轻度中耳炎可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严重时可能需要鼓膜穿刺或切开引流。 2.外耳道炎:当外耳道皮肤受损,发生炎症时,咽口水的动作可能会牵扯耳部引起疼痛。治疗通常包括保持外耳道清洁,局部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必要时口服头孢克洛、克林霉素等抗生素。 3.颞下颌关节紊乱: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失调或结构损伤可能导致耳部附近疼痛,咽口水时疼痛可能加重。治疗方法包括热敷、理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咽部感染: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炎症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耳部疼痛。治疗主要是针对感染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阿奇霉素等,同时可使用含片缓解咽部不适。 5.耳部神经痛:耳部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时会出现疼痛。可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疼痛明显时可服用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 总之,咽口水耳朵痛的原因较多,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听力下降、发热、耳鸣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耳部进水和用力擤鼻。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2-17
Q
耳水不平衡的引发原因有哪些
A
耳水不平衡,又称梅尼埃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免疫反应、内耳缺血、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 1.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内淋巴系统是内耳维持平衡和听觉功能的重要结构。当内淋巴的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时,会导致内淋巴压力升高,进而引发耳水不平衡。 2.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内耳组织受损,引发炎症反应,影响内淋巴的正常循环和代谢,从而导致耳水不平衡。 3.内耳缺血:内耳的血液供应不足,如血管痉挛、动脉硬化等,会影响内耳的正常功能,增加耳水不平衡的发生风险。 4.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可能侵犯内耳,引起内耳炎症和损伤,导致耳水不平衡。 5.遗传因素:部分耳水不平衡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可能在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 6.其他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劳累、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耳水不平衡。 总之,耳水不平衡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且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2-17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