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五官科
肿瘤科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骨科
传染病科
其他
生殖科
整形美容
肛肠科
全部
耳鼻咽喉头颈科
口腔科
眼科
口腔修复科
口腔正畸科
口腔黏膜科
种植科
请选择
中耳炎
扁桃体炎
鼻窦炎
鼻炎
鼻息肉
鼻中隔偏曲
胆脂瘤型中耳炎
内耳眩晕
耳聋
过敏性鼻炎
喉癌
声带息肉
咽炎
耳鸣
鼓膜穿孔
鼻咽癌
慢性咽炎
急性咽炎
老年性聋
鼻出血
外耳道炎
喉炎
慢性咽喉炎
眩晕症
慢性鼻炎
神经性耳聋
耳膜穿孔
梅尼埃病
酒渣鼻
T细胞淋巴瘤
人工耳蜗
传导性耳聋
先天性耳前瘘管
分泌性中耳炎
副耳
听力重建
咽疾病
咽部异物
咽喉瘤
咽鼓管炎
喉囊肿
喉外伤
喉异物
喉气囊肿
喉水肿
喉淀粉样变
喉狭窄
喉疾病
喉白斑病
喉粘液囊肿
Q
新生儿鼻子堵塞该如何处理
A
新生儿鼻子堵塞,可能由鼻腔分泌物堵塞、感冒、过敏、鼻腔结构异常、腺样体肥大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清理鼻腔、热敷、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法处理。 1.鼻腔分泌物堵塞:新生儿鼻腔较狭窄,若有分泌物积聚,易造成堵塞。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待分泌物软化后,用婴儿专用的吸鼻器轻轻吸出。也可在喂奶前或睡前,让新生儿趴在家长腿上,轻轻拍打背部,促进分泌物排出。 2.感冒:新生儿免疫力较低,易受病毒感染引发感冒,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引起堵塞。若症状较轻,可通过热敷鼻翼两侧,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鼻塞。若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治疗。 3.过敏:若新生儿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鼻腔堵塞。应及时让新生儿远离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症状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孟鲁司特钠颗粒等药物治疗。 4.鼻腔结构异常:部分新生儿可能存在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鼻腔结构异常问题,导致鼻子堵塞。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腺样体肥大: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若腺样体肥大,可堵塞后鼻孔,导致鼻子堵塞。若症状较轻,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药物减轻腺样体水肿。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 新生儿鼻子堵塞是常见问题,原因多样。家长可先自行观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若堵塞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新生儿到正规医院新生儿科或耳鼻咽喉科就诊,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治疗,以保障新生儿健康。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3-06
Q
治疗中耳炎适合用什么药水?
A
治疗中耳炎可选用抗生素类滴耳液、糖皮质激素类滴耳液、减充血剂滴鼻液、过氧化氢溶液、酚甘油滴耳液等。 1.抗生素类滴耳液:常用的有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洛美沙星滴耳液等。中耳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抗生素类滴耳液能有效抑制和杀灭细菌,控制炎症发展。当鼓膜穿孔后,使用此类滴耳液可直接作用于中耳病灶,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流脓等症状。 2.糖皮质激素类滴耳液:如氢化可的松滴耳液、地塞米松滴耳液等。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在中耳炎治疗中,可减轻中耳黏膜的炎症水肿,缓解疼痛和听力下降等症状。尤其适用于伴有变态反应因素的中耳炎患者。 3.减充血剂滴鼻液:例如麻黄碱滴鼻液、赛洛唑啉滴鼻液等。虽然是滴鼻液,但对于中耳炎也有一定治疗作用。当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时,使用减充血剂滴鼻液可收缩鼻腔和鼻咽部黏膜血管,减轻咽鼓管黏膜肿胀,恢复咽鼓管的正常功能,从而改善中耳的通气引流状况。 4.过氧化氢溶液:也就是常说的双氧水。它具有清洁、消毒和除臭的作用。在中耳炎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时,先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和中耳内的脓液,能为后续使用其他滴耳液创造良好的用药环境,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5.酚甘油滴耳液:有杀菌、止痛和消肿的作用。在鼓膜未穿孔前,使用酚甘油滴耳液可缓解耳部疼痛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鼓膜穿孔后应立即停止使用,因为酚甘油可腐蚀鼓膜及鼓室黏膜。 治疗中耳炎的药水种类多样,每种药水都有其适用情况和特点。在选择滴耳液时,需要根据中耳炎的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同时,使用任何药物都应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或延误病情。如果中耳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就诊。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3-06
Q
突发性耳聋的症状都有哪些?
A
突发性耳聋的症状有:1、耳闷、轻微的耳痛、耳鸣调高低不均,患者一旦出现这类症状要及时诊断治疗,防止病症加重;2、耳痛、眩晕,这类症状伴有听神经和前庭神经的双重损害,所以患者短时间内治疗效果不会太优秀。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3-04
Q
老年人耳鸣该如何预防?
A
老年人要想预防耳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老年人要预防耳聋;2、预防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基础疾病的形成会过早导致耳聋、耳鸣的出现;3、老年性耳鸣由基础疾病和心理状况造成时,需要通过神经内科和心理科进行干预。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3-04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