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嘴巴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A  嘴巴臭的原因有口腔卫生不良、口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饮食习惯等。   1.口腔卫生不良:日常不按时刷牙、饭后不漱口,会使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残留、发酵,产生难闻气味。此外,长期不清洁舌头,舌背上的细菌、食物残渣等也会导致口臭。   2.口腔疾病:龋齿是常见原因之一,龋洞内的食物残渣易滋生细菌,分解产生臭味。牙周炎患者的牙龈沟内有大量细菌、牙石,会引发炎症并产生异味。牙龈炎会导致牙龈出血、红肿,细菌滋生也会造成口臭。口腔溃疡患者,溃疡面容易感染细菌,产生特殊气味。   3.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时,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气体,通过食管反流至口腔,引起口臭。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受损,消化功能减弱,也可能出现口臭。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过多,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口臭更为明显。此外,肠道菌群失调,产气菌增多,也会导致口臭。   4.呼吸系统疾病:鼻窦炎患者鼻窦内的脓性分泌物倒流至咽部,会产生异味。慢性咽炎患者咽部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细菌滋生可引发口臭。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内隐窝容易储存细菌和食物残渣,导致口臭。   5.饮食习惯:经常食用大蒜、洋葱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中的成分会在体内代谢后通过呼吸排出,产生口臭。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残留在口腔、呼吸道,形成难闻气味。过度饮酒也可能导致口臭。   嘴巴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可能涉及口腔、消化、呼吸等多个系统。要改善口臭问题,需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积极治疗相关疾病,调整饮食习惯。若口臭问题持续存在且难以改善,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就诊,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谌嫦
    谌嫦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3-18
  • Q长智齿时运动要注意什么

    A  长智齿时运动要注意运动强度、运动类型、口腔卫生、身体状况以及补充水分等。   1.运动强度:长智齿期间,应避免高强度运动。高强度运动可能会使血液循环加快,导致智齿周围的炎症部位充血更加严重,加重肿痛症状。像马拉松、高强度间歇训练等运动就不适合在此期间进行,建议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2.运动类型:要尽量避免可能会对脸部造成碰撞或冲击的运动。因为智齿生长时,周围组织比较敏感脆弱,一旦脸部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损伤智齿周围的牙龈、黏膜等组织,引发更严重的炎症和疼痛。像拳击、橄榄球等运动就应避免。   3.口腔卫生:运动前后都要注意口腔清洁。运动时身体出汗,口腔内的细菌容易滋生,而长智齿时本身口腔环境就较为脆弱,所以运动前应刷牙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运动后也应及时清洁口腔,防止细菌在智齿周围积聚,加重炎症。可以使用含氟牙膏、牙线等进行清洁,还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过氧化氢溶液、康复新液等进行漱口,抑制细菌生长,但需遵医嘱使用。   4.身体状况: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智齿疼痛加剧、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观察。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因为长智齿时可能会引发全身性的不适,过度运动可能会掩盖病情或使病情加重。   5.补充水分:运动过程中要适当补充水分。充足的水分可以保持口腔湿润,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同时也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炎症产生的毒素。但要注意避免饮用过冷或过热的水,以免刺激智齿周围的组织。   长智齿时运动需要多方面的注意。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注重口腔卫生,关注身体状况以及适当补充水分,都有助于在长智齿期间既能进行适度运动,又能避免加重智齿带来的不适。若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谌嫦
    谌嫦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3-18
  • Q拔智齿

    A  拔智齿半小时后漱口可能会有一定影响,具体如下:   破坏血凝块:拔完智齿后,创口处会形成血凝块,这对于创口的愈合非常重要。在拔牙半小时后,血凝块还未稳定,如果此时漱口,水流的冲击力可能会破坏血凝块,导致创口再次出血,延长创口的愈合时间,增加感染的风险。   引发感染:漱口可能会使口腔中的细菌更容易进入创口,因为血凝块被破坏后,创口失去了有效的保护屏障。细菌滋生可能引发干槽症等感染性疾病,导致创口疼痛加剧、愈合缓慢,还可能出现口臭、发热等症状。   不过,如果只是轻轻含了一点水,没有用力漱口,可能对创口的影响较小。但为了确保创口顺利愈合,建议严格遵循医生的术后医嘱,在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刷牙,24小时后也应尽量轻柔地漱口和刷牙,避免触及创口。如果出现创口出血不止、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谌嫦
    谌嫦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3-17
  • Q孕妇牙痛如何快速止痛

    A  孕妇牙痛快速止痛的方法有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冰敷、按摩穴位、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   1.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生理盐水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孕妇牙痛时,用温的生理盐水漱口,可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部分细菌,减少对牙齿和牙龈的刺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一般每次含漱3-5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   2.冰敷:冰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进而缓解疼痛。可以将冰块用毛巾包裹后,敷在牙痛对应的脸颊部位,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3.按摩穴位:按摩合谷穴是一种常见的缓解牙痛的方法。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用手指适度按压合谷穴,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可左右交替进行。按摩穴位可以通过刺激神经传导,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   4.使用药物:当牙痛较为严重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如丁硼乳膏,它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急慢性牙龈炎、口腔炎等引起的牙痛。还有碘甘油,能消毒防腐,可用于治疗牙龈炎、冠周炎等。另外,阿莫西林也是常用的药物之一,它属于抗生素类药物,对敏感菌引起的口腔感染有治疗作用。但孕妇用药必须谨慎,一定要遵医嘱。   5.及时就医:如果孕妇牙痛持续不缓解或疼痛剧烈,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检查,确定牙痛的原因,如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龋齿,可能会进行补牙治疗;对于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等。   孕妇牙痛会给孕妇带来不适,影响其生活质量。在出现牙痛时,可先尝试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冰敷、按摩穴位等方法进行缓解。若疼痛不能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或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孕妇在孕期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牙痛的发生。
    谌嫦
    谌嫦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3-14
  •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