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五官科
肿瘤科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骨科
传染病科
其他
生殖科
整形美容
肛肠科
全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儿科
中医妇产科
中医针灸科
中医五官科
中医骨科
中医男科
中医综合
中医脾胃病科
中医肺病科
中医肿瘤科
中医乳腺外科
中医免疫内科
中医内分泌科
中医呼吸科
中医心内科
中医感染内科
中医按摩科
中医消化科
中医皮肤科
中医神经内科
中医老年病科
中医耳鼻咽喉科
中医肛肠科
中医肝病科
中医肾病科
中医血液科
中西医结合科
Q
2岁半宝宝鼻炎要想彻底治愈,中医怎么调理
A
运用中医养生智慧调养2岁半宝宝鼻炎,可从饮食调理、穴位按摩、中药调理、生活护理、艾灸疗法等方面着手。 1.饮食调理:饮食上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鼻炎症状。可多给宝宝食用具有健脾、益气、通窍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芡实、薏仁、红枣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宝宝的脾胃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缓解鼻炎症状。 2.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穴位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鼻炎症状。常见穴位有迎香穴、印堂穴、鼻通穴等。按摩时力度要轻柔,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长期坚持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宝宝的鼻腔通气状况。 3.中药调理: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中药来调理宝宝的身体。如辛夷、苍耳子、白芷等,这些中药具有散风通窍、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治疗鼻炎有一定的帮助。但中药的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配伍和剂量调整。 4.生活护理: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避免宝宝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如花粉、尘螨、烟雾等。同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因为感冒会加重鼻炎症状。 5.艾灸疗法:艾灸也是一种有效的中医调养方法。可选取肺俞穴、脾俞穴、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艾灸时要注意距离和温度,避免烫伤宝宝皮肤。艾灸能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对宝宝鼻炎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综合运用饮食调理、穴位按摩、中药调理、生活护理和艾灸疗法等中医养生方法,有助于调养2岁半宝宝的鼻炎。但每个宝宝的情况不同,在调养过程中若症状未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的儿科或耳鼻咽喉科就诊,以便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4-03
Q
缓解鼻塞可按摩的穴位有哪些?
A
缓解鼻塞可按摩迎香穴、鼻通穴、印堂穴、合谷穴、风池穴等。 1.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此穴位是治疗鼻部疾病的常用穴位,按摩迎香穴能促进鼻部血液循环,增强鼻的通气功能。通过刺激迎香穴,可调节鼻腔内的气血运行,减轻鼻黏膜的充血和水肿,从而缓解鼻塞症状。在感冒、鼻炎等引起鼻塞时,按摩迎香穴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2.鼻通穴:又名上迎香,在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该穴位与鼻腔紧密相连,按摩鼻通穴可直接作用于鼻腔局部,改善鼻腔的通气状况。它能有效舒缓鼻腔肌肉的紧张,减轻因鼻腔狭窄导致的鼻塞,对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导致的鼻塞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印堂穴:位于两眉连线的中点。印堂穴不仅能宁心安神,还对鼻部不适有调节作用。按摩印堂穴可调节头部的气血运行,进而影响到鼻部的气血供应,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鼻塞。同时,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鼻塞导致的头部闷胀感。 4.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是一个重要的保健穴位,具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等功效。按摩合谷穴可以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通过经络传导作用于鼻部,改善鼻腔的血液循环,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鼻塞。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不宜按摩合谷穴。 5.风池穴:在项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风池穴是祛风的要穴,按摩风池穴能疏散风邪,改善头部和颈部的血液循环,进而缓解因外感风邪引起的鼻塞。它还能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对于因颈部姿势不良导致的鼻塞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通过按摩上述穴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鼻塞症状。但如果鼻塞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头痛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按摩穴位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缓解方法,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3-10
Q
舌头中间有裂纹吃什么药能改善
A
舌头中间有裂纹可能由沟纹舌、维生素缺乏、干燥综合征、梅罗综合征、感染等因素引起,可分别采用相应药物治疗。 1.沟纹舌:这是一种常见的舌部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患者舌背会出现不同形态、不同排列的沟纹。若无明显症状,一般无需治疗,注意口腔卫生即可。若有疼痛等症状,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它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能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预防感染;也可使用康复新液,能促进黏膜修复。 2.维生素缺乏:当身体缺乏维生素B2、维生素B12、叶酸等时,可能影响舌黏膜的正常代谢,导致舌头出现裂纹。可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其包含多种B族维生素,能满足身体对这类维生素的需求;还可补充维生素B12片、叶酸片等,以改善因缺乏这些维生素导致的舌部问题。 3.干燥综合征: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口干,进而使舌头出现裂纹。治疗可使用人工唾液缓解口干症状;也可使用环戊硫酮片,能促进唾液分泌;还可使用羟氯喹片,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 4.梅罗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面部肿胀、复发性面瘫、裂舌三联征。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片,能减轻炎症反应;也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调节免疫系统。 5.感染:当舌头受到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时,也可能出现裂纹。若是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若是真菌感染,可使用制霉菌素片、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 舌头中间有裂纹的原因多样,治疗药物也因病因不同而异。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2-24
Q
舌苔的不同表现所对应的症状有哪些?
A
舌苔的表现多种多样,其变化与人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常见的舌苔表现有舌苔薄白、舌苔厚腻、舌苔黄腻、舌苔剥落、舌苔发黑等,每种表现都可能反映出不同的身体症状。 1.舌苔薄白:正常情况下,舌苔薄白且均匀,表明身体较为健康。但如果薄白苔过于湿润,可能提示体内有寒湿,常见症状为畏寒、四肢不温、大便溏稀等。 2.舌苔厚腻:多因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湿浊内阻。常伴有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肢体困重、口中黏腻等症状。 3.舌苔黄腻:通常是湿热内蕴的表现,可能出现口苦、口臭、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状。 4.舌苔剥落:若舌苔部分剥落,多为气阴两伤;舌苔全部剥落,镜面舌,往往是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征象。患者可能会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身体消瘦等表现。 5.舌苔发黑:较为少见,一般主热极或寒盛。热极时,伴有高热、烦躁、口渴、便秘等;寒盛时,可见四肢厥冷、腹痛喜温等。 舌苔的变化只是身体状况的一个参考,不能仅凭舌苔就确诊疾病。如果发现舌苔异常,且伴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王长亮
主治医师
六安市中医院
2025-02-18
下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