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控制艾滋病吃什么药好呢

    A  艾滋病在生活中的诱发原因复杂,具有特别严重的危害性,很多人会遇到艾滋病的症状,损害了患者的健康,我们要小心艾滋病的发生,多了解该病的治疗药物,临床方面常用的药物有叠氮脱氧胸苷、二脱氧肌苷,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且能产生严重的抗药性,尤其是叠氮脱氧胸苷,容易导致白细胞下降,还会诱发巨幼红细胞贫血等反应出现,为此患者应当谨慎用药,正确使用药物,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也可以采用​抗原虫类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复方新诺明、羟乙基磺酸戊烷咪、氨苯砜,特别是复方新诺明是治疗艾滋病的优选药物,患者需要每天用药三次,如果患者大剂量的应用,极容易诱发粒细胞减少以及肝炎的症状出现,部分患者在使用复方新诺明一周后没有效果,此时应当改用其他的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患者要注意自己的卫生,患者的饮食也要多加注意,应当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3-12
  • Q艾滋病对视力有影响吗

    A  艾滋病对视力可能产生优秀影响,这主要源于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引发一系列眼部并发症。   1、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这是艾滋病患者较常见且严重威胁视力的眼部并发症之一。当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严重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优秀降低时,体内潜伏的巨细胞病毒容易被激活。病毒侵袭视网膜,引发视网膜炎。初期,患者可能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视力逐渐下降。随着病情进展,视网膜出现广泛的坏死、出血,严重时可导致视网膜脱离,较终造成失明。据统计,约10%-20%的艾滋病晚期患者会出现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真菌性眼内炎:常见的致病菌有念珠菌、曲霉菌等。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眼部防御能力减弱,容易受到真菌感染。真菌在眼内繁殖,引起眼内组织炎症,患者会出现眼痛、视力模糊、眼前黑影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炎症扩散可导致眼球萎缩,视力完全丧失。​   3、眼部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可引起眼部的麦粒肿、睑缘炎、结膜炎等。频繁发作且难以治愈的细菌感染,可能会对眼表组织造成损害,影响视力清晰度。例如,慢性结膜炎长期不愈,可能导致结膜瘢痕形成,影响泪膜稳定性,进而影响视力。​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3-12
  • Q小儿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A  小儿肺结核在症状表现上有其独特之处,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全身症状​   1、发热:这是小儿肺结核较为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多表现为长期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之间,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发热通常在午后或傍晚出现,次日早晨体温可恢复正常,呈现典型的午后低热特点。不过,在病情较重或合并其他感染时,也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2、盗汗:小儿在入睡后出汗,且出汗量较多,甚至可湿透衣物、床单等,醒来后出汗停止,这种盗汗现象在小儿肺结核患者中较为常见。盗汗主要是由于结核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其功能紊乱所致。​   3、食欲不振:患病小儿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对原本喜欢的食物也缺乏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小儿体重不增甚至下降,生长发育迟缓。这是因为结核菌感染影响了小儿的胃肠功能,导致消化和吸收能力减弱。​   4、乏力与精神萎靡:小儿会表现出容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日常活动量减少。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变得精神萎靡、嗜睡,情绪也可能变得烦躁不安或容易哭闹。这是身体在结核菌感染的影响下,整体机能下降的表现。​   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咳嗽是小儿肺结核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早期多为轻微咳嗽,一般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色黏液痰。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可能会加重,尤其是在活动后或夜间咳嗽更为明显。如果结核菌侵犯到支气管,还可能出现刺激性咳嗽,类似百日咳样咳嗽。​   2、咳痰:当肺部结核病灶产生炎症反应,导致支气管黏膜分泌物增多时,小儿会出现咳痰症状。痰液通常为白色黏液痰,若合并细菌感染,痰液可能变为黄色脓性痰。​   3、咯血或痰中带血:少数情况下,小儿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咯血症状,咯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痰中带血丝,重者可出现大口咯血。咯血主要是由于结核病变侵蚀肺部血管,导致血管破裂所致。​   4、呼吸困难:一般在小儿肺结核病情严重,肺部病变广泛,影响气体交换,或合并有胸腔积液、气胸等并发症时,才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呼吸频率加快,严重时可出现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   此外,小儿肺结核还可能出现一些肺外表现,如颈部淋巴结肿大,可在颈部一侧或双侧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可活动,一般无压痛;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如果怀疑小儿患有肺结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3-12
  • Q非典型麻疹的表现有哪些?

    A(1)重型麻疹:大多由于患者体质弱,有其他疾病,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或伴有继发性细菌感染等,使麻疹病情加重,如中毒性麻疹,因麻疹病毒感染严重,起病不久即出现高热40℃以上,伴有严重中毒症状,往往神志不清,反复惊厥,呼吸急促,唇指发绀,脉搏细速,皮疹密集,呈暗红色,融合成片。皮疹可呈出血性,形成紫斑,甚至伴发内脏出血、呕血、咯血、便血等(出血性麻疹),有时皮疹呈疱疹样可融合成大疱(疱疹样麻疹)。有些年幼体弱小儿麻疹皮疹疏淡,未能出透,未及手足心,或皮疹突然隐没,体温下降低于常温,面色苍白或青灰色(中医称白面痧),四肢厥冷,大多因心功能不全或循环衰竭引起(休克性麻疹),心率快速、脉搏细弱,呼吸不规则或困难。并发重症细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或其他病毒性肺炎(腺病毒性肺炎)等也常属重症,常发生心力衰竭,病情重危,病死率高。 (2)轻型麻疹:大多因体内对麻疹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所致,如6个月前婴儿尚留有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抗体,或近期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或以往曾接种过麻疹疫苗,以及第二次感染发病者,都可表现为轻症。轻型麻疹潜伏期可延长至3~4周,发病轻,前驱期短而不明显,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科氏斑不典型或不出现,全身症状轻微,不发热或仅有低中度热。皮疹稀疏色淡,病程较短,很少并发症,但病后所获免疫力,特异抗体上升滴度与患典型麻疹者基本相同。现已证实麻疹也有不少隐性感染或无皮疹型麻疹,只能依据病后血清特异抗体增加来证实。 (3)异型麻疹:主要发生在以往接种过麻疹灭活疫苗者,当接种4~6年后再接触麻疹急性期患者,就可引起异型麻疹。潜伏期为7~14天,前驱期可突发高热,达39℃以上,伴头痛、肌痛、腹痛、乏力等,而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不明显,可有干咳,多半无流鼻涕、眼泪、眼结合膜炎等。多数患者无典型科氏斑。起病后2~3天出现皮疹,从四肢远端腕部、踝部开始,向心性扩散到达四肢近端及躯干,以下身为多,很少扩散到乳头线以上部位,偶见于头面部。皮疹一般呈黄红色斑丘疹,有时呈2~3mm大小的小疱疹,有痒感,消退时不结痂,皮疹偶呈瘀点、瘀斑或荨麻疹样,常伴四肢水肿。呼吸道症状虽不严重,但肺部有时可闻啰音。X线检查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及肺部片状阴影。此种肺炎可反复延续1~2年。有些患者可表现为肝、脾肿大、肢体麻木、无力和瘫痪,也可临床上不出现明显皮疹,而有其他脏器病变症状。本病较重要的诊断依据为恢复期麻疹血凝抑制抗体及补体结合抗体滴度急剧上升。有报告异型麻疹患者都未找到致病的麻疹病毒,流行病学资料也指出本病无传染性。
    赵宗豪
    赵宗豪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5-03-11
  •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