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渊
黄文渊 主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综合
  • 主页
  • 视频
  • 语音
  • 文章
  • 问答
  • 擅长

    儿科常见病:急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哮喘,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紫癜,心肌炎,小儿肠炎,免疫功能低下,幼儿急疹,败血症,脑炎,佝偻病,矮小症,性早熟。新生儿科常见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脐炎,新生儿出血

    简介

    黄文渊,医学教育背景介绍: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 浙江省人民医院;2008年18月至2014年11月 萧山第三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11月至今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擅长治疗新生儿及儿科疾病。擅长早产儿,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胆,儿科呼吸道感觉,肺炎,哮喘,支原体肺炎,小儿腹泻,传单,巨细胞病毒感染,病脑,化脑等儿科疾病,儿童免疫治疗。...

    作品展示

  • Q9个月宝宝大便干硬是怎么回事

    A  9个月宝宝大便干硬根源有饮食结构不合理、水分摄入不足、肠道菌群失调、缺乏运动、疾病影响等。   1.饮食结构不合理:9个月宝宝已开始添加辅食,若辅食中膳食纤维含量过少,如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而过多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像肉类等,易导致大便干硬。因为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利于排便。   2.水分摄入不足:水分对维持肠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若宝宝日常饮水较少,或在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时未及时补充水分,肠道内水分被过度吸收,就会使大便变得干硬。   3.肠道菌群失调:正常情况下,肠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保持平衡。若宝宝因使用抗生素、生病等原因,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有益菌数量减少,就可能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蠕动功能,导致大便干硬。可适当补充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酪酸梭菌等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   4.缺乏运动:9个月宝宝活动能力逐渐增强,若活动量过少,会使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引起大便干硬。家长可帮助宝宝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被动操等。   5.疾病影响: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宝宝大便干硬,如先天性巨结肠,由于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排出困难;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会使胃肠功能紊乱,出现便秘症状。   总之,9个月宝宝大便干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要关注宝宝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若大便干硬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黄文渊
    黄文渊 主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2025-04-01 13:51:37
  • Q疫情下宝宝舌头有红点怎么回事

    A  疫情下宝宝舌头有红点,可能是由上火、舌乳头炎、猩红热、川崎病、手足口病等因素引起。   1.上火:宝宝若喝水较少、食用过多辛辣或油腻食物,易导致上火,使舌头出现红点。日常可让宝宝多吃些清热降火的食物,如绿豆汤、梨等,也可服用金银花露、小儿七星茶颗粒、健儿清解液等药物来缓解症状,但需遵医嘱。   2.舌乳头炎:细菌、病毒感染或局部刺激等可引发舌乳头炎,造成舌乳头红肿,表现为舌头有红点。治疗时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地碘含片等进行局部消炎,还可补充维生素B2、维生素C等药物促进恢复,具体用药要遵医嘱。   3.猩红热:这是一种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宝宝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咽痛,舌头可呈草莓舌样,有红点。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以控制感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4.川崎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宝宝除了舌头有红点,还可能出现发热、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治疗上通常需要使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等药物,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宝宝的病情由医生制定。   5.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婴幼儿。宝宝口腔黏膜、手、足等部位会出现疱疹或红点,舌头也可能受累。一般症状较轻的可自愈,期间要注意隔离、休息,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若症状较重,可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用药需遵医嘱。   疫情下宝宝舌头有红点,原因多样。家长应仔细观察宝宝的症状,若红点持续不消失、伴有发热、哭闹不止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黄文渊
    黄文渊 主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2025-03-31 14:07:54
  • Q孩子中耳炎耳朵疼怎么办

    A  孩子中耳炎耳朵疼,家庭急救措施包括缓解疼痛、注意休息、清理耳朵、调节饮食、观察病情等。   1.缓解疼痛:可通过热敷的方式来缓解孩子耳朵的疼痛。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孩子疼痛的耳朵上,能促进耳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萘普生等,但务必遵医嘱。   2.**休息:让孩子尽量多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休息时可适当垫高孩子的头部,这样能减少耳部充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3.清理耳朵:如果孩子耳朵内有分泌物,可以使用干净的棉球轻轻擦拭外耳道,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耳道。不过,不要深入耳道内部清理,以免将细菌带入更深部位或损伤鼓膜。   4.调节饮食:在孩子患病期间,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给孩子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橙子、菠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炎症。   5.观察病情: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包括疼痛程度是否加剧、是否出现发热、听力下降等情况。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不退、耳内流脓液、剧烈哭闹等症状,说明病情可能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孩子中耳炎耳朵疼时,家庭急救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孩子的不适,但这些措施只是暂时的。如果孩子的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或者病情加重,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或小儿科就诊,以便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黄文渊
    黄文渊 主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2025-03-31 14:06:00
  • Q宝宝说话不利索,是不是舌系带短?

    A  宝宝说话不利索可能是舌系带短,也可能是语言环境不佳、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口腔肌肉协调性差等原因。   1.舌系带短:舌系带是连接舌头和口底的一条薄组织。如果舌系带过短,会限制舌头的运动,影响发音。比如宝宝可能在发卷舌音、翘舌音时比较困难,舌头不能自由前伸、上抬等。可以观察宝宝舌头伸出时是否呈“W”形,舌尖能否上翘触碰上腭等初步判断,但*终确诊还需医生专业评估。   2.语言环境不佳:如果宝宝所处的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混杂,或者家长与宝宝交流过少,都可能导致宝宝说话不利索。宝宝需要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不断模仿和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   3.听力障碍: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如果宝宝存在听力问题,无法清晰地听到外界的声音,就难以学习正确的发音和语言表达。轻度听力障碍可能表现为对某些声音不敏感,严重的可能完全听不到声音,需要及时进行听力测试来排查。   4.智力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会影响宝宝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宝宝可能在语言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落后于同龄人,不仅说话不利索,还可能存在理解能力差、学习新知识困难等问题。可以通过专业的智力测评来评估宝宝的智力发育情况。   5.口腔肌肉协调性差:口腔肌肉包括舌头、嘴唇、脸颊等部位的肌肉,它们的协调性对于发音至关重要。如果口腔肌肉协调性差,宝宝在发音时就不能准确地控制口腔的动作,导致说话不清楚。可以通过一些口腔肌肉训练来改善,如吹泡泡、嚼口香糖等。   宝宝说话不利索不一定是舌系带短导致的,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当发现宝宝说话存在问题时,家长应仔细观察,初步判断可能的原因,并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口腔科或耳鼻喉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全面检查,以便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训练措施,帮助宝宝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
    黄文渊
    黄文渊 主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2025-03-25 15:06:28
  • Q儿童误食酒品后难受,家长如何帮助解酒缓解

    A儿童误食酒品后难受,可通过催吐、补充水分、食用高糖食物、药物治疗、及时送医等方法来缓解。 1.催吐:在孩子误食酒品后的短时间内,若意识清醒,可尝试催吐。用手指或筷子轻轻刺激孩子的咽喉部位,引发呕吐反射,促使胃内的酒排出体外,减少酒精的吸收。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刺激导致咽喉损伤。 2.补充水分:让孩子多喝温开水、淡茶水或果汁等。水分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酒精的排泄。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橙汁、苹果汁等,有助于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此外,也可让孩子喝一些米汤,既能补充水分,又能保护胃黏膜。 3.食用高糖食物:糖可以加速酒精在体内的代谢。可以给孩子吃一些糖果、喝糖水或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如香蕉、葡萄等。这些高糖食物能为孩子提供能量,减轻酒精对身体的影响。 4.药物治疗:若孩子难受症状较为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如铝碳酸镁咀嚼片,能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缓解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多潘立酮混悬液,可促进胃肠蠕动,减轻恶心、呕吐等症状;维生素B6片,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缓解酒精引起的不适。需注意,使用药物必须遵医嘱。 5.及时送医:如果孩子出现昏迷、呼吸困难、抽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往正规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在送医途中,要确保孩子呼吸道通畅,让孩子侧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儿童误食酒品后难受,家长需保持冷静,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酒缓解措施。催吐、补充水分、食用高糖食物等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孩子的不适,但当症状严重时,务必及时送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家长平时要妥善保管酒品,避免孩子再次误食。
    黄文渊
    黄文渊 主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2025-03-24 16:05:38
  • Q新生儿脑出血吸收期是怎样的情况?

    A  新生儿脑出血吸收期涉及病情发展、影响因素、临床表现、检查手段、治疗措施等方面。   1.病情发展:新生儿脑出血后进入吸收期,意味着出血停止,血肿开始逐渐被机体吸收。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定时间,因出血部位、出血量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小的血肿可能在几周内吸收,而较大的血肿可能需要数月。   2.影响因素:吸收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患儿自身的凝血功能、代谢能力等个体差异会影响吸收进程。如果患儿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吸收缓慢。此外,出血部位的血液循环状况也很关键,血运丰富的部位吸收相对较快。   3.临床表现:在吸收期,部分患儿可能症状逐渐改善,如原本的烦躁不安、惊厥等症状减轻。但也有一些患儿可能仍存在一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肌张力异常、嗜睡等。这是因为血肿虽然在吸收,但对周围脑组织造成的损伤可能还未完全恢复。   4.检查手段:为了解吸收情况,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头颅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它无创、便捷,可动态观察血肿的大小变化。头颅CT或MRI能更清晰地显示出血部位、范围以及脑组织的损伤情况,对于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5.治疗措施:在吸收期主要是促进血肿吸收和预防并发症。可使用神经节苷脂、脑蛋白水解物、胞磷胆碱钠等药物,以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需遵医嘱使用。同时,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血糖、电解质等,维持内环境稳定。对于存在惊厥等症状的患儿,可使用苯巴比妥、地西泮等药物控制症状。此外,还可配合康复治疗,如按摩、被动运动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新生儿脑出血吸收期是一个关键阶段,涉及病情的动态变化、多种影响因素、临床表现的观察、检查手段的应用以及治疗措施的实施。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患儿的护理和治疗,定期复查,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黄文渊
    黄文渊 主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2025-03-17 16:00:17
  • Q儿童服用感冒清热颗粒需考虑哪些因素

    A儿童服用感冒清热颗粒需考虑年龄、病情、体质、药物相互作用、个体差异等。 1.年龄:不同年龄段儿童身体发育程度不同,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也有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身体机能越不完善,用药时需更加谨慎。例如,幼儿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相对较弱,可能需要根据年龄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2.病情:感冒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如果是轻度感冒,仅有轻微的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可能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就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果感冒症状较重,如出现高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等,可能需要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或者及时就医。 3.体质:儿童的体质存在差异,有的儿童体质较好,免疫力较强,恢复能力也相对较快;而有的儿童体质较弱,可能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恢复也相对较慢。对于体质较弱的儿童,在服用感冒清热颗粒时,可能需要更加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4.药物相互作用:如果儿童正在服用其他药物,需要考虑这些药物与感冒清热颗粒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感冒清热颗粒的疗效,或者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因此,在服用感冒清热颗粒之前,应告知医生儿童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5.个体差异:即使是年龄、病情、体质相似的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也可能不同。有些儿童可能对感冒清热颗粒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 儿童服用感冒清热颗粒时,要综合考虑年龄、病情、体质、药物相互作用和个体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在用药前,比较好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严格遵医嘱用药。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黄文渊
    黄文渊 主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2025-03-04 15:53:30
  • Q儿童支原体感染多久能去上学

    A儿童支原体感染后能去上学的时间,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孩子的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以及所在学校的规定等。 1.病情严重程度:如果感染较轻,仅出现轻微咳嗽、发热等症状,经过规范治疗,一般在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且稳定3天后,可考虑去上学。但如果病情较重,如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可能需要治疗1-2周甚至更长时间,症状完全消失后才能去上学。 2.治疗效果:支原体感染常用的药物有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如果孩子对治疗药物敏感,治疗效果好,恢复就会相对较快。反之,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延长恢复时间。 3.孩子的恢复情况: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免疫力不同,恢复速度也有差异。有些孩子体质较好,恢复较快;而体质较弱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康复。 4.有无并发症:部分儿童支原体感染可能会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若出现并发症,需要先治疗并发症,待并发症痊愈后,再根据整体恢复情况决定上学时间。 5.学校规定:不同学校对于患病儿童返校的要求可能不同。有些学校可能要求提供医生开具的康复证明,以确保孩子不会在学校传播疾病。 总之,儿童支原体感染后能否去上学,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待孩子完全康复后再让其返回学校,以保障孩子的健康和其他同学的安全。
    黄文渊
    黄文渊 主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2025-02-28 13:54:19
  • 下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