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 主页
  • 视频
  • 语音
  • 文章
  • 问答
  • 擅长

    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牛奶蛋白过敏、儿童矮小、儿童生长发育及儿童保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皮肌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风湿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自身炎症性疾病、周期性发热、儿童不明原因发热、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

    简介

    李冀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助理,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访问学者。擅长儿童风湿性疾病、儿童免疫缺陷病、儿童肾脏疾病、儿童过敏性疾病、儿童健康保健与科普。...

    作品展示

  • Q孩子智力较低应如何应对

    A孩子智力较低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遗传因素、孕期问题、出生时的状况、后天环境以及疾病影响等。 1.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等,可能导致孩子智力发育迟缓。对于这类情况,需要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 2.孕期问题:母亲在怀孕期间的健康状况对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如果孕期感染病毒、接触有害物质、营养不良或患有某些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因此,孕妇要按时产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3.出生时的状况:早产、低体重出生、新生儿窒息等出生时的异常情况,可能损伤孩子的大脑,进而影响智力。对于此类情况,早期的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包括新生儿的护理、康复训练等。 4.后天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缺乏关爱和教育、营养不良等后天因素也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提供丰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证孩子的营养均衡。 5.疾病影响:脑部感染、脑部创伤、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孩子智力低下。一旦发现孩子患病,要及时就医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总之,孩子智力较低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发育,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评估,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方案,帮助孩子尽可能地提高智力水平和生活质量。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2-21 13:43:13
  • Q幼儿急疹出疹后如何进行科学护理

    A幼儿急疹出疹后,需要从皮肤清洁、饮食调整、环境适宜、病情观察、安抚情绪等方面进行护理,以促进宝宝尽快恢复健康。 1.皮肤清洁: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非常重要。每天用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的皮肤,特别是出疹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沐浴产品。出疹期间,宝宝可能会出汗较多,要及时更换干净的衣物和被褥。 2.饮食调整:给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条、蔬菜泥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以及易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芒果等。要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 3.环境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一般在22-24摄氏度左右,湿度在50%-60%之间。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和消毒。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皮疹变化以及精神状态。如果体温再次升高或者皮疹出现异常,如颜色加深、面积扩大、出现水疱等,应及时就医。 5.安抚情绪:宝宝出疹后可能会感到不适和烦躁,家长要多陪伴和安抚,通过轻柔的抚摸、讲故事、听音乐等方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总之,幼儿急疹出疹后的护理需要家长的细心和耐心,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帮助宝宝顺利度过出疹期,促进身体的恢复。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2-21 13:41:28
  • Q宝宝吃完奶挣扎扭动哭闹是何因

    A宝宝吃完奶后出现挣扎扭动哭闹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吃奶时吸入空气导致腹胀、消化不良、喂奶姿势不当、环境不适、乳糖不耐受等。 1.吃奶时吸入空气导致腹胀:宝宝在吃奶过程中,如果吞咽过快或奶嘴孔大小不合适,可能会吸入大量空气,导致腹胀、腹痛。这种情况下,宝宝会通过挣扎扭动哭闹来表达不适。家长可以在喂奶后将宝宝竖着抱起,轻轻拍打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的气体。 2.消化不良: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如果喂奶量过多或奶粉冲调过浓,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宝宝会感到腹部不适,从而出现哭闹等症状。此时,可适当减少喂奶量,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3.喂奶姿势不当:不正确的喂奶姿势可能会让宝宝吃奶不顺畅,甚至引起身体的不适。比如,宝宝的头部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影响吃奶的舒适度。家长要调整喂奶姿势,让宝宝的身体与妈妈的身体紧密贴合,头高脚低。 4.环境不适: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噪音过大等,都可能让宝宝感到不安,进而在吃完奶后哭闹。要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环境。 5.乳糖不耐受:部分宝宝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吃奶后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导致哭闹。这种情况需要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奶粉。 总之,宝宝吃完奶后挣扎扭动哭闹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宝宝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宝宝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如发热、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2-20 14:56:17
  • Q新生儿混合喂养怎样做才正确

    A新生儿混合喂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喂养时机、母乳与奶粉的比例、喂养工具的选择、喂养的姿势以及观察宝宝的反应等。 1.喂养时机:新生儿出生后的前6个月应尽量以母乳喂养为主。如果母乳不足,可在宝宝饥饿时专业行母乳喂养,然后再补充适量的配方奶粉。一般来说,每次喂奶间隔2-3小时。 2.母乳与奶粉的比例:应根据母乳的分泌量来调整。如果母乳量较少,可适当增加奶粉的喂养量;母乳量逐渐增多时,则相应减少奶粉量。 3.喂养工具的选择:奶瓶和奶嘴的质量和型号要适合新生儿。奶瓶要选择材质安全、易清洗的;奶嘴的孔大小要适中,避免奶液流出过快或过慢。 4.喂养的姿势: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瓶喂养,都要让宝宝的头部略高于身体,避免呛奶。喂奶时要保持宝宝的身体舒适和放松。 5.观察宝宝的反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吃奶情况、消化情况和体重增长情况。如果宝宝出现吐奶、腹胀、腹泻等异常,应及时调整喂养方式。 总之,新生儿混合喂养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和耐心调整,以确保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健康成长。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2-20 14:54:19
  • Q小孩受到惊吓后应如何处理

    A小孩受到惊吓后,家长不必过于惊慌,可通过安抚情绪、创造安静环境、保证充足睡眠、调整饮食、必要时就医等方式来帮助孩子恢复。 1.安抚情绪:家长要及时陪伴在孩子身边,用温柔的语言和轻柔的动作给予孩子安慰,如抱抱孩子、轻轻抚摸孩子的后背等,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 2.创造安静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熟悉的环境,避免嘈杂和刺激的声音、光线等,有助于孩子放松身心。 3.保证充足睡眠:让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恢复孩子的精神状态。 4.调整饮食:适当给孩子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B族、钙、镁等营养元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香蕉、坚果等,这些营养物质对稳定神经系统有一定帮助。 5.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陪孩子玩喜欢的游戏、看有趣的动画片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减轻惊吓带来的不良影响。 6.必要时就医:如果孩子受到惊吓后出现严重的哭闹不止、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小儿惊风散、八宝惊风丸、琥珀抱龙丸等,但使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医嘱。 总之,小孩受到惊吓后,家长要保持冷静,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缓解惊吓带来的不适。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2-19 14:32:35
  • Q孩子原本正常为何突然说话大舌头

    A孩子本来正常却突然大舌头,可能是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疾病影响、环境变化、不良习惯等导致的。 1.生理因素:孩子处于语言发展阶段,口腔肌肉协调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大舌头现象。比如,牙齿排列不齐、舌系带过短等。牙齿排列不齐会影响发音时的气流和声音共鸣,舌系带过短则限制了舌头的活动范围。 2.心理因素:孩子在紧张、焦虑、压力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说话不流畅,表现为大舌头。例如,突然面对陌生环境、考试压力、家庭氛围紧张等。 3.疾病影响: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孩子突然大舌头。像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损伤等,会影响神经对语言肌肉的控制;口腔炎症,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引起疼痛从而影响发音。 4.环境变化:孩子突然更换生活环境,如转学、搬家等,周围语言环境的改变可能让孩子在适应过程中出现语言表达上的问题。 5.不良习惯:长期模仿他人不正确的发音方式,或者养成了错误的说话习惯,都可能导致突然大舌头。 总之,孩子突然大舌头的原因较为复杂。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若这种现象持续较长时间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2-19 14:29:27
  • Q如何判断满月宝宝发育是否正常

    A判断满月宝宝发育正常,通常需要从身高体重、睡眠情况、饮食状况、动作发育、精神状态等方面综合考量。 1.身高体重:满月宝宝的体重通常会比出生时增加1-1.7千克,身高会增长3-5厘米。如果体重增长不足,可能是喂养不当或存在疾病;身高增长缓慢,要考虑是否缺乏营养或存在遗传因素。 2.睡眠情况:满月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一般在16-20小时。睡眠规律,容易入睡且睡眠安稳,说明宝宝状态良好。若宝宝频繁哭闹、难以入睡或睡眠中易惊醒,可能是身体不适或睡眠环境不佳。 3.饮食状况:宝宝能正常吸吮母乳或配方奶,吃奶量逐渐增加,且没有吐奶、呛奶等异常情况,表明饮食方面发育正常。 4.动作发育:满月宝宝俯卧时能短暂抬头,四肢能有一定的活动,比如会挥动小手、蹬腿等。如果动作发育明显迟缓,可能存在神经系统问题。 5.精神状态:宝宝眼神灵活,对周围环境有好奇和反应,比如听到声音会转头寻找声源,看到新鲜事物会注视。若宝宝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需引起重视。 总之,满月宝宝的发育情况需要家长密切观察,若发现有任何异常,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2-18 14:07:16
  • Q小孩出现斑秃头的原因有哪些

    A小孩斑秃头的出现,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问题、感染、精神心理因素、营养不良等有关。 1.遗传因素:部分小孩斑秃头的发生与家族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亲属存在类似的脱发问题,那么小孩出现斑秃头的概率可能会增加。 2.自身免疫问题: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可能攻击毛囊,导致毛囊受损,进而引发斑秃头。例如,斑秃就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一定关联。 3.感染:头皮感染真菌、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可能影响毛囊的正常功能,引起斑秃头。常见的如头癣。 4.精神心理因素:小孩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导致毛囊生长周期紊乱,出现斑秃头。 5.营养不良:小孩如果挑食、偏食,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如铁、锌等)摄入不足,会影响头发的生长,可能引发斑秃头。 总之,小孩斑秃头的原因较为复杂。当发现小孩有斑秃头的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为孩子创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2-18 14:04:02
  •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