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杰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
  • 主页
  • 视频
  • 语音
  • 文章
  • 问答
  • 擅长

    治疗各种类型中耳炎、耳鸣、耳聋、眩晕、先天性耳畸形等疾病

    简介

    韩杰,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硕士。山东省听力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主治耳鼻咽喉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擅长治疗各种类型中耳炎、耳鸣、耳聋、眩晕、先天性耳畸形等疾病。主攻耳神经外科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各种面瘫、神经性耳聋、梅尼埃病的治疗。在专业级及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编论著4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专业级专利2项。...

    作品展示

  • Q鼻子里痒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A鼻子里痒可能由过敏性鼻炎、感冒、鼻前庭炎、鼻窦炎、鼻腔异物等因素引起。 1.过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当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有害物质并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刺激鼻腔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从而引发鼻痒,还常伴有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治疗上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还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以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 2.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入侵鼻腔后,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产生炎症介质,刺激神经引起鼻痒。同时还会出现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治疗时可选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氨咖黄敏胶囊、酚麻美敏片等缓解症状,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 3.鼻前庭炎:多因鼻腔分泌物增多,长期刺激鼻前庭皮肤所致,如经常挖鼻也会损伤鼻前庭皮肤引发炎症。炎症刺激会导致鼻前庭处瘙痒,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搔抓,进一步加重炎症。治疗可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金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同时要避免挖鼻等不良习惯。 4.鼻窦炎: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鼻窦内分泌物增多,可能会倒流至鼻腔,刺激鼻腔黏膜,引起鼻痒。此外,还会有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治疗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罗红霉素等控制感染,配合使用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等促进分泌物排出。 5.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玩耍时将小物件塞入鼻腔,异物长期存留会刺激鼻腔黏膜,导致鼻痒,还可能引起鼻塞、流涕,甚至有异味。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由医生使用专业工具将异物取出。 鼻子里痒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同原因导致的鼻痒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鼻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后果。
    韩杰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3-11 14:46:34
  • Q扁桃体二度肿大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A扁桃体二度肿大指扁桃体超过舌腭弓,但未达到咽腭弓。引发因素有感染、免疫因素、邻近器官炎症、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1.感染:细菌和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以及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侵袭扁桃体后,会引发炎症,反复感染可导致扁桃体二度肿大。 2.免疫因素: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扁桃体抵御外界病菌的能力减弱,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从而出现肿大。例如过度劳累、长期熬夜、营养不良等情况,都可能使免疫力降低。 3.邻近器官炎症:鼻腔、鼻窦、咽部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可能蔓延至扁桃体,刺激扁桃体组织增生,导致肿大。如鼻窦炎产生的分泌物倒流至咽部,可刺激扁桃体。 4.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喜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对扁桃体产生持续刺激,增加扁桃体发炎肿大的几率。 5.环境因素: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粉尘多、化学物质浓度高的环境中,扁桃体容易受到刺激,引发炎症和肿大。比如在工厂附近居住或工作的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 治疗方面,一般治疗可通过多休息、多饮水、吃软食等方式,促进身体恢复。药物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抗生素;针对病毒感染,可选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若伴有发热、咽痛等症状,还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缓解。若扁桃体二度肿大频繁发作,或引起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等严重症状,可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 扁桃体二度肿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需遵医嘱用药,同时改善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恢复。
    韩杰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3-06 14:30:36
  • Q新生儿鼻子堵塞该如何处理

    A新生儿鼻子堵塞,可能由鼻腔分泌物堵塞、感冒、过敏、鼻腔结构异常、腺样体肥大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清理鼻腔、热敷、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法处理。 1.鼻腔分泌物堵塞:新生儿鼻腔较狭窄,若有分泌物积聚,易造成堵塞。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待分泌物软化后,用婴儿专用的吸鼻器轻轻吸出。也可在喂奶前或睡前,让新生儿趴在家长腿上,轻轻拍打背部,促进分泌物排出。 2.感冒:新生儿免疫力较低,易受病毒感染引发感冒,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引起堵塞。若症状较轻,可通过热敷鼻翼两侧,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鼻塞。若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治疗。 3.过敏:若新生儿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鼻腔堵塞。应及时让新生儿远离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症状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孟鲁司特钠颗粒等药物治疗。 4.鼻腔结构异常:部分新生儿可能存在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鼻腔结构异常问题,导致鼻子堵塞。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腺样体肥大: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若腺样体肥大,可堵塞后鼻孔,导致鼻子堵塞。若症状较轻,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药物减轻腺样体水肿。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 新生儿鼻子堵塞是常见问题,原因多样。家长可先自行观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若堵塞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带新生儿到正规医院新生儿科或耳鼻咽喉科就诊,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治疗,以保障新生儿健康。
    韩杰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3-06 14:29:43
  • Q治疗中耳炎适合用什么药水?

    A治疗中耳炎可选用抗生素类滴耳液、糖皮质激素类滴耳液、减充血剂滴鼻液、过氧化氢溶液、酚甘油滴耳液等。 1.抗生素类滴耳液:常用的有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洛美沙星滴耳液等。中耳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抗生素类滴耳液能有效抑制和杀灭细菌,控制炎症发展。当鼓膜穿孔后,使用此类滴耳液可直接作用于中耳病灶,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流脓等症状。 2.糖皮质激素类滴耳液:如氢化可的松滴耳液、地塞米松滴耳液等。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在中耳炎治疗中,可减轻中耳黏膜的炎症水肿,缓解疼痛和听力下降等症状。尤其适用于伴有变态反应因素的中耳炎患者。 3.减充血剂滴鼻液:例如麻黄碱滴鼻液、赛洛唑啉滴鼻液等。虽然是滴鼻液,但对于中耳炎也有一定治疗作用。当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时,使用减充血剂滴鼻液可收缩鼻腔和鼻咽部黏膜血管,减轻咽鼓管黏膜肿胀,恢复咽鼓管的正常功能,从而改善中耳的通气引流状况。 4.过氧化氢溶液:也就是常说的双氧水。它具有清洁、消毒和除臭的作用。在中耳炎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时,先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和中耳内的脓液,能为后续使用其他滴耳液创造良好的用药环境,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5.酚甘油滴耳液:有杀菌、止痛和消肿的作用。在鼓膜未穿孔前,使用酚甘油滴耳液可缓解耳部疼痛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鼓膜穿孔后应立即停止使用,因为酚甘油可腐蚀鼓膜及鼓室黏膜。 治疗中耳炎的药水种类多样,每种药水都有其适用情况和特点。在选择滴耳液时,需要根据中耳炎的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同时,使用任何药物都应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或延误病情。如果中耳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就诊。
    韩杰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3-06 14:28:55
  • Q突发性耳聋的症状都有哪些?

    A突发性耳聋的症状有:1、耳闷、轻微的耳痛、耳鸣调高低不均,患者一旦出现这类症状要及时诊断治疗,防止病症加重;2、耳痛、眩晕,这类症状伴有听神经和前庭神经的双重损害,所以患者短时间内治疗效果不会太优秀。
    韩杰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3-04 16:09:47
  • Q老年人耳鸣该如何预防?

    A老年人要想预防耳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老年人要预防耳聋;2、预防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基础疾病的形成会过早导致耳聋、耳鸣的出现;3、老年性耳鸣由基础疾病和心理状况造成时,需要通过神经内科和心理科进行干预。
    韩杰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3-04 16:09:02
  • Q治疗耳鸣的方法有哪些?

    A治疗耳鸣的方法要根据引起耳鸣的病因进行治疗:1、耳源性的耳鸣,根据病因决定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如果出现内尔的占位性病变需要牵扯大手术的治疗;2、血管性耳鸣,例如脑血管供血不好,脑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病,也可以导致耳鸣,耳鸣的治疗也会相对困难。
    韩杰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3-04 16:06:14
  • Q卡鱼刺了有哪些小妙招应对?

    A卡鱼刺后,可采用停止进食、轻咳、镊子夹出、就医诊治、喉镜处理等方法应对。 1.停止进食:当感觉卡鱼刺后,应立即停止进食,包括饮水。因为继续吞咽食物可能会使鱼刺扎得更深,增加取出的难度,甚至可能导致鱼刺划破食管等周围组织,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2.轻咳:可以尝试轻轻咳嗽,利用气流的冲击力,看能否将较浅、较小的鱼刺咳出。但要注意咳嗽的力度,避免过于剧烈的咳嗽导致咽喉部损伤。 3.镊子夹出:如果能在口腔中看到鱼刺,且位置较浅,可以使用干净的镊子小心地将其夹出。操作时要确保光线充足,镊子要消毒干净,避免感染。但如果无法清晰看到鱼刺,或者鱼刺位置较深,不要盲目用镊子去夹,以免损伤咽喉。 4.就医诊治:如果上述方法都没有效果,或者卡刺后疼痛较为剧烈、有明显的异物感,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专业的检查设备,如间接喉镜、电子喉镜等,准确判断鱼刺的位置,并使用专业工具将其取出。 5.喉镜处理:对于一些位置较深、难以直接看到的鱼刺,可能需要在喉镜的辅助下进行取出。喉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咽喉部的情况,医生能够精准地找到鱼刺并将其安全取出。在进行喉镜检查和操作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卡鱼刺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不必过于惊慌。可先尝试一些简单的方法,但如果情况没有改善或出现严重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取出鱼刺,避免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韩杰
    韩杰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2025-02-27 14:45:04
  •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