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群医生概况
王群

王群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 皮肤性病科 擅长:传染性软疣,脚气,药物性皮炎,尖锐湿疣,脱发,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银屑病,湿疹,痤疮,荨麻疹,皮肤过敏,瘢痕疙瘩,痣,带状疱疹,药物性聋,毛囊炎,皮肤病,

医生简介

王群,男,主任医师。专业特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博士后,我国皮肤病与性病学领域的第一位临床医学博士后,美国实验皮肤病协会委员,欧洲皮肤科协会委员,全国性病学组委员。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目前主要从事尖锐湿疣治疗性转基因疫苗和免疫调节抗复发的研究,擅长采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诊治各种疑难皮肤病与性病、真菌病、痤疮、过敏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及医学美容等。现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协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实验皮肤病协会委员,欧洲皮肤科协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国性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广东省皮肤科工作委员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临床药物研究基地负责人(皮肤性病专科),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专科培训基地主任,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广州市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广州市性病防治技术指导小组专家成员。《循证医学》杂志、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编委,临床皮肤科杂志特约审稿人。2000年以来参与和主持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六项,国际合作课题(美国NIH)一项,涉及感染与免疫、真菌病学、分子免疫学、性病、医学美容等多个领域,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SCI收录论文3篇。曾获中国医学医科院1等奖1项,参与编写专著6部。完成硕士研究生培养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工作历程:1981年9月~1986年7月:东南大学医学院学习,大学本科,获学士学位。1986年7月~1995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从事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1995年8月~2000年7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获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8月~2002年10月:2000年8月进入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和临床工作,于2002年10月出站,成为我国皮肤病与性病学领域第一位临床医学博士后。2002年10月~至今:广东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工作,主任医师、科行政主任。学术论著:1.韩永智,王群.全秃的循证治疗[J].循证医学,2010,10(1):39-42.2.罗玉燕,王群.尖锐湿疣的细胞免疫学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3):127-130.3.王群,宗飒.银屑病及MarieUnna遗传性稀毛症的遗传易感基因[J].循证医学2009,9(4):222-225.4.王群.生殖器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学.性传播性感染进展.20085.李楠,王群.重叠综合征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和肌酶的相关研究.广东医学.2008,29(10)6.QunWang.ZGBi.andYSWan.MolecularcloningandexpressionofE6andE7genesofhumanpapillomavirustype6b.JInvestigativeDermatology.2006,126(4):A127-7.王群,韩永智.口服特比奈芬治疗甲真菌病临床随机试验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06,6(2):93-96.8.黄跃深,黄志宏,王群,黄述江,李敏.350例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6,13(2):94-959.王群.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足癣的系统评价[J].循证医学,循证医学.2006,6(3):158-16310.黄跃深,张斌,李敏,叶海燕,黄海英,王群,邓伟平.妊娠期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4):1614-161511.王群、毕志刚、张兆松.人乳头瘤病毒6b型早期蛋白E6和E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中国麻风皮肤病杂200622(6)12.刘玲玲,冯信忠,王群,赖维,王宝玺,郭在培,郑志忠,章伟,李恒进,骆丹,曾凡钦,许爱娥,朱学骏.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8):540-54113.王群戴少霞刘积群王德莉.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白介素-2对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研究.中国麻风皮肤病杂200622(7)14.相文忠,王飞,王群,刘丰,张兆松,苏川,毕志刚.人乳头瘤病毒E7与人干扰素α-2b融合基因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7):430-43215.黄跃深,王群,邓伟平,万建.晚期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3例临床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10):648-64916.邓伟平,黄跃深,万建绩,丁街生,王群.重症药疹52例治疗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12):12740-74117.QunWang,AliciaTurlington,StphanHeo,AndreaBlanco,JianTian,ZuiaXie,BingfangYanandYingshengWan.ExtracellularmatrixactivityandcaveolaeeventscontributetocellsurfacereceptoractivationthatleadstoMAPkinaseactivationinresponsetoUVirradiationinculturedhumankeratinocytes.IntJMolMed.2005,15:633-640(SCI影响因子3.19)18.LihuaQiu,QunWang,WenDi,QinJiang,EricaSchefeller,SteveDerby,HaroldWanebo,BingfangYan,YSWan.TransientactivationofEGFR/AKTcellsurvivalpathwayandexpressionofsurvivincontributetoreducedsensitivityofhumanmelanomacellstobetulinicacid.IntJOnc.2005,27:823-830.(SCI影响因子4.056)19.FWang,ZGBi,GFLi,HWWu,QWang,FLiu,XJWang,ZSZhang,BFYan,YSWan.GenerationofRecombinantAdenovirusVectorsofHumanPapillomavirusType11E7GeneandItsExpressioninEukarytoicCells.AnnualMeetingofSocietyofInvestigativeDermatology,May1,2005,St.Louis,MO.20.QunWangandYingshengWan.ConstructionsoffulllengthcDNAdifferentialdisplaylibrariesforgenitalwartsbasedonlongtemplatePCRandfull-lengthcDNA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FL-cDNA-SSH)JInvestigativeDermatology.2004,122(3):A131-21.FeiWang,QunWangandYingshengWan.Cloningandexpressionofhumanpapillomavirustype6b(HPV-6)E7inE.coliBL21.JInvestigativeDermatology.2004,122(3):A131-22.相文忠;王飞;李光富;王新军;王群;刘丰;张兆松;毕志刚;HPV11-E7与人干扰素α-2b融合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10):640-642.19.相文忠,王飞,李光富,王新军,刘丰,王群,张兆松,毕志刚.人乳头瘤病毒11型E6基因与人IFN-α2b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7):385-387.23.王飞;毕志刚;李光富;吴海玮;王群;刘丰;王新军;张兆松.人乳头瘤病毒11型E7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5):276-278.24.王飞;王群;毕志刚;李光富;王新军;张兆松;人乳头瘤病毒11型早期蛋白E6和E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2):81-84.25.吴勤学;王洪生;王群.梅毒螺旋体基因序列及其意义[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0):618-62026.吴勤学;陈小红;王群;李晓杰;王洪生.抗三种微生物血清抗体与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5):415-417.27.吴勤学,陈小红,王群,李晓杰,王洪生.抗三种微生物血清抗体与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的研究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5):415-41728.王飞;毕志刚;王群;李光富;王新军;张兆松.人乳头瘤病毒11型E7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16-41829.王飞;毕志刚;李光富;王群;王新军;刘丰;张兆松.人乳头瘤病毒11型E6的原核表达[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18(5):257-259,26830.盛琪;王群;李莉;许桦.电灼与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3):249-25031.石继海;夏隆庆;王群;王大光;鞠强;辛燕;康晓静;何秀珍;隋连金;钟宇眉;邵长庚.不同严重程度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年36(3):156-158.32.陈小红;吴勤学;王群;刘训荃.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抗β-溶血性链球菌及其相关提取物抗体状态的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6期):341-343.33.张良芬;吴勤学;王群.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状态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2期):101-102.34.王群,吴勤学,靳培英,余艳华.不同培养条件下马拉色菌蛋白产量和组成的初步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5):281-283.35.王群,吴勤学,陈小红.靳培英脂溢性皮炎患者血清中抗马拉色菌抗体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6):345-347.36.王群,吴勤学,靳培英,韩国柱.嗜脂性马拉色菌与银屑病发病相关关系初探[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1,17(4):231-233.37.王群,吴勤学,陈小红,顾恒,靳培英.特应性皮炎Th1/Th2免疫状态初探[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1,17(4):270-272.38.王群,王千秋.白癜风的最新研究.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24(5):305.39.王群,王千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尿样人类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25(1):63-6440.王群,王千秋.HPV疫苗在性病控制中的作用.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24(2):127-12841.王群,王千秋.干扰素治疗有效与无效的人类乳头瘤病毒相关皮损的局部细胞免疫状态.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24(2):12742.王群,邵长庚.对供血者加测HIV-1p24抗原进一步减少HIV经血传播.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7,23(2):95-97.研究成果:2001年负责江苏省教育厅自然基金项目1项:引起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cDNA基因文库的构建(编号FA0111),并于2002年10月完成、结题。2002年作为分课题负责人参加江苏省政府135工程重点项目1项,为“人乳头瘤病毒治疗性转基因树突状细胞疫苗研制”分课题负责人。2002年参加江苏省政府135工程重点项目1项,为“人乳头瘤病毒治疗性转基因树突状细胞疫苗研制”分课题负责人。2003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诱导Th1应答的日本血吸虫复合表位抗原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编号30271166),负责抗原表位肽的纯化。2003年省医引进人才启动基金项目“人乳头瘤病毒治疗性转基因树突状细胞疫苗研制的前期研究”。2005负责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与尖锐湿疣自然消退相关的局部免疫应答特征研究(在研)。2004年7月~2009年6月与美国合作课题:P20RR16457-4,WanYinsheng(PI)&WangQun(PI)NIH(美国)(7/01/04~6/30/09)MolecularmechanismofUV-inducedskincancer

怎么找王群医生

  • 出诊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
  • 出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 医生职称:主任医师
  • 坐诊地址:总院:广州市中山二路106号(中山二路和东川路交界处);协和门诊:省人民医院英东楼9层;惠福分院:惠福西路123号;平洲分院:佛山市南海区平洲永安中路58号;东病区:中山二路蟾蜍岗3号;合群分院:合群一马路17号
  • 医院电话:020-81884713 (惠福分院总机),020-83882222(预约中心)
  • 同科室医生

    主页 权威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