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听孕妈妈们诉说的时候,会听到这样令人泪目的故事——伴随着早孕试纸的两道杠和医生给出的早孕检查报告而来的,除了一瞬间的幸福感,随之而来的,是每日的担惊受怕。
即使医生告诉她,排除宫外孕,告诉她孕囊可见,告诉她胎心胎芽都正常了,一旦出现任何症状,她们就会陷入恐惧:为什么早上感觉没有孕吐了?为什么精神变好了?为什么腰痛厉害了?难道有意外了?
随着怀孕而来的,夹杂着喜悦,更多的还是担心,还是害怕。
为什么?
她们不是过度敏感,而是经历了痛苦至极的事情,当满心期待的宝宝,突然在肚子里停止发育,宣告胚胎停育,这样的打击对于每个憧憬着宝宝模样的准父母来说,该是多么大的打击,更严重的是,有的妈妈还不止经历一次这样的痛苦。
每一次的孕育,都是一次播种的历程。从受精卵在妈妈肚子里扎根,再到慢慢成长,这个过程对于每位妈妈来说都是美妙的。正处于欣喜和期待中的妈妈,突然得知肚子的宝宝离开了,心痛和泪水也随之而来。
胎儿死亡,对父母和家人来说无疑是个毁灭性的打击。那胎儿为什么会突然死亡?
01
染色体异常
发生胎停育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胚胎自身染色体的异常。
染色体的异常可以是数量异常,也可以是结构异常。数量的异常有多倍体和非整倍体,其中*常见的异常核型是非整倍体的三倍体,很多三倍体常有致死性,大部分是必然流产。还有单倍体和四倍体等也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
而染色体异常,原因可能是来自母亲,也可能是来自父亲,也可能是父母都正常,但是就是在精子和卵子相遇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外的情况,导致了问题的发生。
02
子宫异常
子宫就是我们孕育胚胎的土地,当受精卵到达宫腔,开始生长发育,子宫里的内环境和子宫整体的环境都有可能对胚胎造成影响。
内环境*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子宫内膜,如果太薄、太厚,不同步都会影响着床。
此外,子宫形态异常也会影响胚胎的发育。
03
内分泌失调
胚胎的着床及继续发育依赖于复杂的内分泌系统彼此协调,任何一个环节失常,都可能导致胎停育。
胚胎早期发育的时候,需要三个重要的激素,一个是孕激素,一个是雌激素,还有一个就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如果母体产生的激素不足,就满足不了胚胎的需要,就有可能造成胚胎的停育和流产。
其中*常见的原因就是黄体功能不良,由于黄体功能不全,黄体期会缩短,而且子宫内膜发育迟缓,从而影响受精卵的种植,或早期妊娠流产。
黄体功能不全者还可能伴有其他腺体功能异常,如甲亢或者甲减、糖尿病、高泌乳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等等,这些因素均不利于胚胎发育。
04
生殖道感染
在妊娠早期,严重的TORCH感染可引起胚胎死亡,较轻感染亦可引起胚胎畸形。
比如巨细胞病毒,母体发生感染后病原体可使胎盘感染,引起绒毛膜和毛细血管内皮受损,破坏胎盘屏障,病原体进入胎儿导致流产、胚胎停止发育及胎儿畸形等。
05
环境因素
怀孕后,母体对一些治疗药物和各种环境有害物质的吸收、分布和排泄会发生一些较大的改变,在发育初期,尤其是前12周的敏感致畸期,胚胎对治疗药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极为敏感,此时各种有害因素都可导致胚胎的损伤。
许多药物和环境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孕早期的胚胎异常。因为环境类激素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引起生殖激素分泌紊乱,导致生殖率下降和胚胎停育。
比如X射线、微波、噪音、超声、高温等物理因素,以及铝、铅、汞等重金属污染,都会影响受精卵着床或直接损害胚胎而导致停止发育或者流产。
知道了导致胎儿停育的原因,
那在孕前和孕期
应该如何避免如何调整呢?
孕前了解家族疾病史
如果家族里有家族性疾病、反复自然流产史、静脉血栓栓塞、先天性异常、异常核型或综合征、其他遗传性疾病、育有存在畸形的后代和近亲联姻,那对于孕育需要更加严谨,遵循医嘱。
孕前检查孕妈妈身体状况
孕妈妈的身体状况将直接影响胎儿发育,母体疾病可能是造成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占死胎的10%左右。
如果孕妈妈患有血栓栓塞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疾病、抗磷脂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母体发绀性心脏病。导致高血压疾病和胎盘功能不全的疾病(如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性红斑狼疮)也与胎停有关。
孕期远离高危风险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孕妈妈具有高龄(>35岁)、超重和肥胖、初产以及孕期吸烟等因素时,都对胎儿的存活率有重要影响。
孕期肝内胆汁淤积与死胎风险增加有关。已有研究证明,不良新生儿结局的风险随着胆汁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胆汁酸水平高于40 mmol/L时,可能导致胎儿死亡。
各类化学药物如二澳氯丙烷和麻醉气体、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酗酒、毒品均可以影响早期胚胎发育。
就算是发生了胚胎停育
你还是可以要上自己的宝宝!
大部分人遇到的胎停育都是偶然事件,不要强求这短暂的缘分,调整心情,迎接下一次“小幸孕”。
如果说多次发生胚胎停育,那么可以进行一系列的遗传诊断和产前检查,努力找到原因,进行治疗。
你要相信,*终的结果都是好的,相信我,宝宝*终都会回到你身边。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2017939552@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