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想要宝宝的小两口来说,*激动的事情莫过于验出“两条杠”!可是“两条杠”就一定是怀孕了吗?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只是空欢喜一场。
我们来看一个*近发生在门诊的例子:
大姨妈非常规律的小丁,这个月已经超过7天没来了。直觉告诉她,可能是怀孕了。果然,验孕棒一试——两条杠!赶紧跟老公一起来医院检查。
医生询问了一些情况之后,告诉小丽先抽个血看看hcg值(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医生:“需要确认一下。试纸有可能是假阳性。”……
检查结果出来了,数值是29iu/l。
医生告诉小丽:“这个数值按我们医院大于5iu/l的标准就是怀孕了。但是因为你月经规律,按排卵日期算,这个数值还是低了点,咱们4天后再来复查下,期间如果肚子痛阴道大量出血及时返回医院看。”
4天后小丽夫妇复查了hcg,果然,血值提示阴性。夫妻俩万分沮丧,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心情很不是滋味。万分不解的小两口咨询了医生:“为什么会这样?以后该如何避免呢?”
在医学上,我们称这种情况为生化妊娠性流产(俗称生化妊娠或者生化)。
“生化妊娠”是指胚胎着床后很快发生妊娠丢失
试纸和抽血检查hcg能呈现阳性,但是还没发展到B超能看到孕囊位置的阶段(经阴道B超检查*早需要在排卵后3-4周才能看清)就发生流产了。也就是说精子和卵子悄悄见了一面就分手了。
其实生化妊娠对孕妇的身体健康影响是比较小的,hcg降下去之后相当于来了一次月经。
但是!对患者夫妇的精神打击却是不可忽视的。早期妊娠丢失(尤其是反复丢失)是一种情感上的创伤经历,与死产或新生儿死亡所致的情感创伤相似。如何避免反复发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胚胎本身有缺陷
这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发生生化妊娠的受精卵大多是本身有一定缺陷的。(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生化妊娠也不全是坏事,因为可以减少有先天缺陷的宝宝出生。)
*常见的原因是: 胚胎发生染色体数量或结构异常。
自然流产次数越多,胚胎发生非整倍体的风险越高。
如何处理:建议夫妇俩都做染色体检查,看是否存在遗传因素;了解流产年龄、仔细询问家族史(任何一方的兄弟姐妹或父母是否有2次或以上自然流产史)。
子宫异常
纵隔子宫是生育结局*差的子宫异常,也是与流产相关的*常见子宫异常。
另外,平滑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粘连、子宫内膜容受性缺陷,都可能和流产相关,虽然证据等级不足,但如果患者反复发生流产,建议给予相应的治疗。
如何处理:建议做妇科彩超,必要时做三维彩超或者磁共振,筛查出高度可疑的患者,后续可进一步做宫腔镜或者腹腔镜检查及治疗。
内分泌因素
胰岛素抵抗,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高血清甲状腺素抗体浓度女性、高催乳素血症、黄体功能不足等等,也可能影响妊娠成功。
如何处理:建议做内分泌相关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糖耐量试验、基础内分泌的测定等,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免疫因素
这是目前争议*大但也是*热门的领域。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优秀将妊娠丢失作为一个诊断标准的免疫疾病。5%-15%的复发性流产(RPL)患者可能存在APS。有学者提出,这种复发性流产类似于移植受者的移植排斥,因为母体的免疫系统将胚胎识别为外来物,引起了排斥反应,从而导致了生化妊娠。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反复自发性流产后,再次免疫应答将预期引起早期排斥,会反复引起生化妊娠。
如何处理:因为争议比较大,所以很多检查意义不明。目前比较建议完善的检查有抗磷脂抗体、抗凝因子检测、补体c3/c4、狼疮样抗凝物质筛查、凝血因子v活性测定、抗核抗体等。
其他
肥胖、吸烟、饮酒、男方精子异常、男方高龄、母亲卵巢储备功能降低、一些感染(例如,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刚地弓形虫、巨细胞病毒以及原发性生殖器疱疹)会引起散发性妊娠丢失,但是目前证据都不是太足。
如何处理:这个因素其实也是跟患者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是可以通过患者自己的约束来改善的因素。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积极运动减肥、积极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做好孕前检查排除感染,不仅是为了迎接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也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2017939552@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