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喜欢比孩子的身高:“人家的宝宝比咱们高,是不是咱家的宝宝没长好呢?”尤其是那些身高本身不太理想的父母,他们会对自家孩子的身高特别关注。
其实每个孩子也有自己成长的节奏。孩子的高矮除了遗传因素以外,饮食和运动也影响了孩子的高矮。此外,提前发育或骨骼过早闭合,也会导致部分孩子不长高。
如何避免类似的遗憾出现?孩子长高过程中我们需要格外关注些哪些方面呢?
1.关注孩子的骨龄。
建议家长定期到正规的医院给孩子测一下骨龄。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些家长以为自家孩子暂时不高是像自己当年那样“晚长”,等到初中或是高中的时候会一下自己蹿高的。而实际上门诊中常常会遇到孩子发育提早的情况。那就意味着,这孩子今后的生长潜力已经比同龄人要小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选拔运动员的时候要严格测骨龄的原因。
2.注意营养的吸收。
建议家长在饮食方面,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保持营养均衡是总的原则。但是要注意避免营养过剩造成孩子肥胖或者引起孩子性早熟。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孩子长高。
3.加强运动。
一周做3次以上运动,每次时间要持续在40分钟以上,比如,篮球、跑步、跳绳等弹跳类运动、游泳等,都是很不错的有氧运动。
4.关注睡眠。
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晚间11到凌晨1点之间有个高峰期,如果孩子长期晚睡,个子也就会受到影响。
5.注意保持孩子心理健康。
精神心理因素也会对孩子身高有所影响,所以家长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也是有利于长高的。
重庆小米熊儿童内分泌科医生提醒:个子矮不是短期形成的,因此生长规律也是需要家长长期关注的。建议3-12岁的孩子每半年做一次身高测定,每一年可以做一次骨龄评定,一旦发现孩子矮小或偏矮,一定要及早带孩子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查找矮小的原因,必要时可以进行医学干预治疗,避免遗憾的延续。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2017939552@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