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肛肠病术后主要的反应之一。其疼痛的程度往往与手术部位和创伤的大小有关。大肠手术一般在术后48h内肠蠕动不规则,患者除感到切口疼痛外还可有腹内疼痛,有时为窜痛,属内脏神经痛。当蠕动的肠段影响到切口时,则疼痛可能加重。48~72h及以后,肠蠕动恢复正常,开始排气,内脏神经痛可渐消失。故其术后疼痛常不剧烈。肛门直肠疾病由于解剖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在术后出现较剧烈的疼痛,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合肥瑞金肛肠医院专家讲解【肛肠手术后发生疼痛的原因】
1.解剖因素齿线以下的肛管组织由脊神经支配,感觉十分敏锐,受到手术刺激后可产生剧烈疼痛,甚至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的痉挛,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局部缺血
而使疼痛加重。
2.排便刺激由于手术切除了病变组织,形成创面,加之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手术刺激,使肛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因而排便时的刺激可引发撕伤性的剧痛。此种疼痛又可加剧患者的恐惧心理,可使肛门括约肌在排便后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而致排便后的疼痛加剧。
3.手术因素肛门直肠手术时,损伤或创伤齿线以下的肛管组织,如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外痔切口低于齿状线,误将齿线以下组织同内痔一并结扎,或内痔注射术,注射部位不正确等均可引起疼痛,术中钳夹、结扎括约肌,括约肌损伤后引起瘀血、水肿,导致痉挛性疼痛。手术时对肛门皮肤损伤过重,牵拉组织过多也可引起疼痛。
4.麻醉因素麻醉不完全或麻醉作用消失后,肛门直肠的末梢神经受到刺激即可产生疼病。
5.其他反应或并发症影响手术切口感染、肛门皮肤水肿、便秘、异物刺激等,可引起患者肛门直肠疼痛。此外,排尿障碍等并发症均可加重疼痛。肛门直肠术后伤面愈合后形成瘢痕,瘢痕挛缩压迫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
总之,术后疼痛的因素除与肛门区感觉敏锐等上述因素有直接关系外,患者的精神状况、耐受程度、术中麻醉方式的适当与否、病变范围大小、损伤的轻重等均有一定影响。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2017939552@qq.com;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