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直肠粘膜松弛症状是什么

    A  直肠粘膜松弛的症状包括排便困难、肛门坠胀、黏液便、便血以及肛门肿物脱出等。   1.排便困难:直肠粘膜松弛时,会导致直肠的有效容积减少,并且影响粪便的正常通过。松弛的粘膜可能会堆积在肠腔内,阻碍粪便的推进,使得患者在排便时需要更用力,排便时间延长,甚至出现排便不尽感,有时还需用手辅助按压肛周才能排出粪便。   2.肛门坠胀:由于直肠粘膜松弛,会对肛门周围的神经和组织产生刺激和压迫。患者会经常感觉肛门部位有坠胀不适的感觉,就像有东西堵在肛门处一样,这种坠胀感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者排便后会更加明显。   3.黏液便:直肠粘膜松弛后,其正常的分泌和吸收功能会受到影响。粘膜可能会分泌过多的黏液,这些黏液会随着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导致粪便表面带有黏液,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单纯的黏液便。   4.便血:当直肠粘膜松弛比较严重时,粘膜与粪便或者肠壁之间的摩擦会增加,容易导致粘膜破损出血。便血的颜色通常为鲜红色,量一般不多,多表现为粪便表面带血或者便后手纸上有血。   5.肛门肿物脱出:随着病情的发展,松弛的直肠粘膜会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初期肿物脱出后可能会自行回纳,但随着病情加重,脱出的肿物可能需要用手推回,甚至在咳嗽、行走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也会脱出。   直肠粘膜松弛的这5种症状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影响生活质量。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肛肠外科就诊,通过专业的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王琳芳
    王琳芳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5-03-17
  • Q屁眼硬疙瘩疼痛难忍是什么原因

    A  屁眼出现硬疙瘩且疼痛难忍,可能由多种情况引起,如痔疮、肛周脓肿、肛裂、肛瘘、直肠息肉等。可通过坐浴、涂抹药物、口服药物、改善饮食、手术等方式缓解。   1.痔疮:是常见原因,通常因久坐、便秘等致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缓解时,可采用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坐浴后,涂抹痔疮膏,如肛泰软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云南白药痔疮膏等,有消肿止痛、止血生肌的作用。也可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药物,促进静脉回流,减轻痔核水肿。   2.肛周脓肿:多由肛腺感染引起,表现为肛周持续性剧痛。早期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控制炎症。若脓肿形成,需及时手术切开引流,排出脓液,缓解疼痛。   3.肛裂:常因大便干结、排便用力等导致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可在排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保持肛门清洁,促进裂口愈合。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能缓解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同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4.肛瘘:一般由肛周脓肿发展而来,外口常有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排出,可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疼痛。肛瘘不能自愈,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如肛瘘切开术、肛瘘挂线术等。   5.直肠息肉:少数情况下,直肠息肉脱出肛门外,也可出现硬疙瘩和疼痛。较小的息肉可在肠镜下切除,较大的息肉可能需手术切除。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屁眼出现硬疙瘩疼痛难忍的情况,病因多样,治疗方法也不同。若症状较轻,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如坐浴、用药、调整饮食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肛肠外科就诊,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遵医嘱治疗,才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王琳芳
    王琳芳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5-03-17
  • Q拉屎射血与普通便血有什么区别

    A  拉屎射血与普通便血在症状表现、出血量、出血速度、伴随症状、与痔疮分期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痔疮分期可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各期在便血等症状上有不同特点。   1.症状表现差异:拉屎射血通常是血液呈喷射状流出,出血较为迅猛;而普通便血多为粪便表面带血、便后手纸带血或点滴状出血,出血相对较缓和。   2.出血量差异:拉屎射血出血量一般较大,短时间内可流出较多血液;普通便血出血量相对较少,可能只是少量的血丝或几滴血。   3.出血速度差异:射血的出血速度快,往往在排便过程中突然出现;普通便血出血速度慢,可能是随着粪便排出过程中缓慢出现。   4.伴随症状差异:拉屎射血可能伴随肛门肿物脱出且不易回纳,还可能有肛门坠胀、疼痛等明显不适;普通便血可能仅伴有轻微的肛门不适或无明显伴随症状。   5.与痔疮分期关系:一期痔疮通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多为普通便血,便时带血或滴血;二期痔疮便血情况可能加重,有时会出现射血,排便时有肿物脱出,但可自行回纳;三期痔疮便血较常见,射血或普通便血都可能出现,肿物脱出后需用手回纳;四期痔疮肿物脱出不能回纳,可伴有严重的便血,包括射血,还可能出现嵌顿、坏死等情况。   6.治疗差异:对于一期痔疮,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等,配合使用痔疮栓、痔疮膏、槐角丸等药物治疗;二期痔疮除上述方法外,可能还需要采用注射疗法等;三期和四期痔疮,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剥内扎术等。但具体治疗方案需遵医嘱。   拉屎射血与普通便血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痔疮的分期密切相关。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患者初步判断自身痔疮的严重程度,但*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应在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根据详细检查结果来确定。患者一旦发现便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王琳芳
    王琳芳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5-03-17
  • Q孩子维生素D15.73ng/ml需要补多久维生素D

    A  儿童补充维生素D的时间及是否需要与钙片一起吃,需根据儿童的年龄、个体情况及饮食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是一般情况:   维生素D补充时间   婴儿期:婴儿出生后数天就可开始补充维生素D,通常建议补充至2岁左右。这是因为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较大,而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难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岁以后:2岁之后的儿童如果能够经常进行户外活动,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自身皮肤可以合成一定量的维生素D,一般可以不用额外补充。但如果孩子户外活动较少,或处于冬春季节阳光照射不足时,仍需适当补充维生素D。   特殊情况:对于一些特殊儿童,如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由于他们在胎儿期储存的维生素D不足,出生后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更高,可能需要补充更长时间,甚至持续到儿童期或青春期。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佝偻病、慢性腹泻、肝胆疾病等)的儿童,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补充维生素D。   是否与钙片一起吃   纯母乳喂养儿:0-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儿,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钙,因为母乳中的钙含量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只需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   配方奶喂养儿:配方奶中通常已经添加了钙和维生素D,只要奶量充足(每天约600-800毫升),一般也不需要额外补钙,但可能仍需根据情况适当补充维生素D。   大年龄儿童: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饮食逐渐多样化,如果孩子能够摄入足够的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且没有缺钙的表现,通常也不需要额外补钙,只需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即可。但如果孩子挑食、偏食,钙摄入不足,或者经检查发现有缺钙的情况,如出现骨骼发育异常、生长痛等,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儿童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需要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补充对儿童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补充方案。
    李冀
    李冀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2025-03-17
  •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