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五官科
肿瘤科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骨科
传染病科
其他
生殖科
整形美容
肛肠科
全部
小儿内科
小儿外科
新生儿科
小儿五官科
小儿精神科
小儿皮肤科
小儿心外科
儿科综合
小儿骨科
儿童保健科
儿童口腔科
儿童青少年心理科
小儿内分泌科
小儿呼吸科
小儿康复科
小儿心内科
小儿整形科
小儿泌尿外科
小儿消化科
小儿眼科
小儿神经内科
小儿神经外科
小儿肾病科
小儿胸外科
小儿血液内科
小儿风湿免疫科
请选择
小儿心律失常
川崎病
小儿心肌炎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肌致密化不全
小儿癫痫
抽动症
惊厥
小儿多动症
小儿脑瘫
苯丙酮尿症
脑发育不良
学习障碍
小儿紫癜性肾炎
小儿血尿
小儿肾病综合征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
小儿IgA肾病
小儿肾小球疾病
小儿甲状腺疾病
小儿肥胖症
小儿糖尿病
营养不良
小儿厌食
婴儿腹泻
儿童遗尿症
小儿感冒
佝偻病
儿童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夜惊
婴儿痉挛症
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
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咳嗽
小儿哮喘
小儿喉痉挛
小儿寄生虫病
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小儿急性中耳炎
小儿急性喉炎
小儿急性白血病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
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性溃疡
小儿溃疡性口炎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Q
小孩头上有头皮屑是什么原因
A
小孩头上有头皮屑,可能是清洁不到位、皮肤干燥、脂溢性皮炎、头癣、银屑病等因素导致。 1.清洁不到位:若长时间不给小孩洗头,头皮分泌的油脂、灰尘和脱落的角质细胞会堆积,形成肉眼可见的头皮屑。日常应注意定期给小孩清洗头发,保持头部清洁。 2.皮肤干燥:气候干燥、频繁使用刺激性强的洗发水等,都可能使小孩头皮水分流失,导致皮肤干燥,从而出现头皮屑增多的现象。可选择温和、滋润型的洗发水,同时注意室内空气湿度调节。 3.脂溢性皮炎: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通常与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小孩头皮皮脂腺分泌过多油脂,会导致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出现头皮屑增多、头皮瘙痒、红斑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二硫化硒洗剂、酮康唑洗剂等抑制真菌生长,减轻炎症。 4.头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头癣会导致头皮出现红斑、丘疹、脱屑等症状,同时伴有瘙痒。治疗头癣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5.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银屑病累及头皮时,会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其上覆盖有银白色鳞屑,头发可呈束状。治疗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维生素D3衍生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 小孩头上有头皮屑的原因多样,需要仔细观察头皮屑的特征、小孩的症状表现等。如果只是轻微的头皮屑增多,可先从日常护理方面进行改善。若头皮屑问题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头皮瘙痒剧烈、红斑、脱发等,应及时带小孩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严格遵医嘱。
李冀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025-03-14
Q
孩子体温37.2度算不算发烧?
A
孩子体温37.2度是否算发烧,需考虑测量部位、测量时间、活动状态、穿衣盖被情况、个体基础体温等因素。 1.测量部位:不同测量部位的正常体温范围有差异。口腔正常体温范围一般在36.3℃-37.2℃,腋窝正常体温范围约为36℃-37℃,直肠正常体温范围通常在36.5℃-37.7℃。如果是腋窝测量体温37.2度,略高于正常范围上限,可能有低热倾向;若为口腔或直肠测量37.2度,则可能处于正常范围。 2.测量时间:人体体温在一天中会有生理性波动。一般清晨体温较低,午后体温略高,波动范围通常不超过1℃。如果孩子在午后测量体温为37.2度,可能是正常的生理性体温升高;而在清晨测量到这个温度,就需要进一步关注。 3.活动状态:孩子活动后体温会暂时升高。比如刚剧烈玩耍、哭闹后,身体产热增加,体温可能会上升。此时测量体温37.2度,可能是活动导致的生理性体温变化,休息一段时间后体温可能会恢复正常。 4.穿衣盖被情况:如果孩子穿衣过多、盖被过厚,身体散热困难,体温也会升高。这种情况下测量出37.2度,减少衣物或被子后,体温可能会下降至正常范围。 5.个体基础体温:每个孩子的基础体温存在差异。有些孩子基础体温偏低,平时体温常在36℃左右,当体温达到37.2度时,可能就属于发烧;而有些孩子基础体温偏高,平时体温接近37℃,37.2度可能仍在其正常体温波动范围内。 判断孩子体温37.2度是否算发烧,不能仅依据单一的体温数值,要综合考虑测量部位、测量时间、活动状态、穿衣盖被情况以及个体基础体温等多方面因素。若对孩子体温情况存疑,可多次测量体温观察变化,同时留意孩子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咳嗽等。若体温持续异常或伴有其他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儿科就诊,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陈江南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3-14
Q
宝宝体温37.5度算发烧吗,该怎么办?
A
宝宝体温37.5度是否算发烧需综合判断,可能受测量方式、环境等影响。若算发烧,处理方法有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症状、调整穿着、及时就医等。 1.判断是否发烧:宝宝体温37.5度有可能算发烧,但要考虑测量方式。不同测量部位正常体温范围不同,如腋下正常体温一般在36℃-37℃,口腔温度在36.3℃-37.2℃,直肠温度在36.5℃-37.7℃。若测量的是腋下体温37.5度,可能属于低热;若为直肠温度,则可能在正常范围内。同时,环境温度过高、宝宝剧烈哭闹、刚喝完热水等也可能使体温暂时升高。 2.物理降温:若确定宝宝发烧,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用湿毛巾给宝宝敷额头,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还可以使用退热贴,贴在宝宝额头,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3.补充水分:发烧会使宝宝体内水分散失增加,因此要多给宝宝喝温开水,这样不仅能补充水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散热和排出毒素。也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新鲜的果汁,但要注意稀释,避免糖分过高。 4.观察症状:密切观察宝宝除了体温37.5度外,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精神萎靡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宝宝患有某种疾病,如感冒、肠胃炎等。不同的伴随症状可能对应不同的疾病,需要进一步分析判断。 5.调整穿着:要给宝宝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利于散热。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或盖得过厚,以免影响散热,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但也要注意避免宝宝着凉,根据室内温度适当增减衣物。 6.及时就医:如果宝宝体温持续在37.5度不退,或者体温继续升高,或者出现精神状态差、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宝宝体温37.5度是否算发烧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若确定发烧,可先采用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等方法处理,并密切观察症状。若情况没有改善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邓宇翔
住院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5-03-14
Q
小孩发烧39度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A
小孩发烧39度手脚冰凉,主要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末梢循环不良、感染因素、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散热异常等因素有关。 1.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小孩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在发烧时,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的调控能力较弱。当身体受到病原体侵袭体温升高时,体温调节中枢可能会出现紊乱,导致产热和散热失衡,使得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进而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 2.末梢循环不良:小孩的心脏功能相对较弱,血液循环系统也不够完善。发烧时,身体的血液会更多地流向重要脏器,以保证其正常功能,而四肢末梢的血液循环会相应减少。这就导致手脚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热量无法及时送达,从而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 3.感染因素:多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都可能引起小孩发烧。这些病原体在体内产生毒素,刺激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炎症介质的释放可能会影响血管的舒缩功能,导致手脚部位的血管收缩,出现冰凉症状。例如,流感病毒感染时,小孩常出现高热伴手脚冰凉的表现。 4.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小孩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血管的调节功能不稳定。在发烧时,神经系统可能无法准确地调节四肢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使得手脚部位的血管过度收缩,血液流通不畅,造成手脚冰凉。 5.散热异常:发烧时,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如果小孩在发烧过程中,出汗过多或者穿着过少,会导致身体散热过快,而手脚部位由于暴露在外,更容易散热,从而出现冰凉的现象。另外,若环境温度较低,也会加重手脚冰凉的症状。 小孩发烧39度手脚冰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长发现这种情况时,要密切关注小孩的体温变化和精神状态。可以适当给小孩手脚保暖,如用温水泡脚、搓揉手脚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退烧处理。若小孩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查明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陈莉
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2025-03-13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