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五官科
肿瘤科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骨科
传染病科
其他
生殖科
整形美容
肛肠科
全部
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中医儿科
中医妇产科
中医针灸科
中医五官科
中医骨科
中医男科
中医综合
中医脾胃病科
中医肺病科
中医肿瘤科
中医乳腺外科
中医免疫内科
中医内分泌科
中医呼吸科
中医心内科
中医感染内科
中医按摩科
中医消化科
中医皮肤科
中医神经内科
中医老年病科
中医耳鼻咽喉科
中医肛肠科
中医肝病科
中医肾病科
中医血液科
中西医结合科
请选择
肾虚
上火
Q
中医如何诊断脾肾阳虚?
A
脾肾阳虚证是脾肾两脏阳气虚弱所致的病证。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脾肾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下利清谷,或泄泻滑脱,或五更泄泻,畏寒肢冷,小腹冷痛,腰膝酸软,小便不利,面色(白光)白,或面目肢体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脾肾阳虚以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为特征。脾肾两脏阳气虚衰,温煦、运化、固摄作用减弱测下利清谷,泄泻滑脱或五更泄泻;阳气虚,阴寒内盛,则畏寒肢冷,小腹冷痛,面色(白光)白;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司,则腰膝酸软,小便不利;阳气虚,水气泛滥,则面目肢体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为阳虚阴盛之象。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2-12
Q
肾阳虚吃什么食物好?
A
肾阳虚是中医学上的一种病症,它主要表现为手脚冰凉、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肾阳虚是由于肾脏阳气不足所致,因此需要通过食物来补充阳气,以改善这些症状。以下是一些适合肾阳虚患者食用的食物: 1、羊肉:羊肉被中医认为具有温补肾阳、补虚劳、壮腰膝的功效。它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恢复体力。 2、韭菜:韭菜被誉为“春菜之王”,在中医中被用来治疗肾阳虚。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力,同时也有暖胃的效果。 3、板栗: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医认为它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对肾阳虚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核桃仁:核桃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如锌、锰等,对于肾阳虚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它可以滋养脑细胞,提高记忆力,同时也有益于心脏健康。 5、腰果:腰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医认为腰果有补肾益精、强筋壮骨的功效,对于肾阳虚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6、山药: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钾元素的含量特别高。中医认为山药有补脾养胃、补肾涩精的功效,对于肾阳虚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总的来说,以上这些食物都有助于补充肾阳,改善肾阳虚的症状。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所以在食用这些食物时,比较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2-11
Q
肝火旺怎么调理?
A
肝火旺的调理方法主要包括调整饮食、规律作息、调节情绪、药物治疗以及针灸推拿等。 1.调整饮食: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具有清肝泻热功效的食物,如苦瓜、杏仁、苦菊、芹菜、莲藕、绿豆芽、丝瓜、山楂、雪梨、黄瓜、冬瓜等。 避免摄入油腻、辛辣、高热量的食物,戒烟限酒,以减轻肝脏负担。 可以泡一些菊花、桑叶、金银花、枸杞等代茶饮,有助于清肝火。 2.规律作息: 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是肝脏排毒的时间,应确保处于深度睡眠状态。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肝脏的自我修复和调整。 3.调节情绪: 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情绪过激,如暴怒、发愁、发脾气等,这些不良情绪会伤肝。 可以通过运动、冥想、听音乐、散步、与家人和朋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4.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反复发作的肝火旺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龙胆泻肝丸、丹栀逍遥散、泻肝安神丸、泻清丸等,这些药物具有清肝胆、泻实火的功效。 5.针灸推拿: 针灸治疗是中医调理肝火旺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如太冲、行间、期门、肝俞穴、阴陵泉穴等,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疏肝解郁、清热泻火的目的。 推拿也是有效的调理方法,可以在医生操作下沿肝胆经的循行进行推拿,点按合谷、太冲、膻中等穴位,有助于去肝火。 综上所述,肝火旺的调理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规律作息、调节情绪、药物治疗以及针灸推拿等。在实施这些调理方法时,应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2-11
Q
中医如何治疗高血压?
A
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中医认为,高血压与风、与火、与痰、与虚有关,如高血压患者头晕一阵阵发作时,这是中医说的有风;高血压患者通常都会觉得口干、口苦,这是肝阳上亢的表现,即有火;肥胖的人也更容易有高血压,肥人多痰,这也是中医上讲的与痰湿有关;还有就是年纪大的人也易得高血压,因为动脉硬化了,血液的循环不好,此为虚。因此,对于确诊高血压的患者,要遵循辨证论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表现进行辨证,并据此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效果才会更好。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5-02-10
上一页
下一页
主页
专业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
医院大全